小学语文古诗审美教育的策略

2022-09-27 06:1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古诗审美教育的策略》,欢迎阅读!
古诗,审美,语文,策略,小学

小学语文古诗审美教育的策略

摘要:我国古代将古诗作为宝贵的文化一直流传至今,作者从思想和意境的角度,将大量的情感和美注入到了其中。所以小学语文将其作为了重点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古诗,通常都是较为典型的代表,作品中优秀的风格、意境以及构思,使其成为了代表。所以,学生需要在语文教师的带领下进入文本,对诗歌意境进行感受,通过对审美教育的渗透,对古诗的文化进行了解,使学生能够具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审美教育

语文课堂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古诗教学。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做好对学生的引领,使其能够体会到诗词带来的意境美,由于小学这一时期的学生,阅历并不丰富,并且缺乏丰富的阅读量积累,导致其无法对于文字以及事物进行深入的了解,自然也就无法体会古典诗词的艺术美,因此就需要教师审美教育渗透,使其能够深入的感受文本,从意境出发对古诗进行体会,从情感触发对作者的思想进行更好的感受,才能够对古诗的内涵进行体会。

1. 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指的就是将古诗的意境通过对挂图,或是多媒体等形式直观的展示给学生,通过对学生的直接引导,使其能够深入到意境中。例如,《登鹳雀楼》中描写了自然风光的景色,作者通过对比喻手法的运用,对其美进行了描述。针对诗中对“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的描绘,学生通过教师对多媒体动画的播放,通过情景使学生能够对诗歌有所了解: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采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展示,能够使其为图景的美丽而陶醉其中。诗词中具有鲜明的景物,图景中对白日、黄河等美丽图景的描写,清新自然,让人


感到心情开阔。所以,作者的广阔胸襟也能够被学生所感受,对诗歌意境的优美进行充分的感受1]

二、创造合作互动教学环境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无法对注意力进行有效的集中,并且还具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需要运用这一特性,对学生的古诗学习兴趣以及审美能力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培养。经过相关的研究表明,对教学环境进行创造式改造,保持一种合作互动的状态,不仅能够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有效的调动,而且还可以有效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古诗学习兴趣,调动古诗教学课堂活跃氛围,以此来使课堂教学环境变得更加的温馨和谐,促进学生审美教育的开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做的是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教学方式,并将新型的教学方式运用在教学当中,以此来对学生的古诗的理解以及审美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提高。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特点以及心理特征的基础之上,运用合作互教的教学环境教学手段,不仅能够使学生全部参与到课堂当中,而且还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静夜思》这篇古诗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进行初读课文,遇到难懂的字词可以先跳过去。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诗中描写了哪些风景。遇到不懂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醒并训练学生养成自学生字词的好习惯。以此来对古诗中的美进行自主的把握,以便能够对文章所要表达的美和思想进行足够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而且还能够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提升。

三、教师的引导

在学习《绝句》这首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题目当中没有提到景色,但是对整篇古诗进行阅读之后,却与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根据这疑问,去文章当中寻找答案,学生经过一番寻找之后,分别说

“黄”“翠”“白”“青”等字眼都能够体现出鲜明的色彩搭配,这时教师可以把学生找出来的景物在黑板上进行相应的书写,让学生看黑板,便可以发现这4句的主要特征就是都带有一些景色。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这些景物前面加上绿、黄、白、鸣、飞等修饰性的词语。包括动词、形容词,当名词加上这些动词、形容词的时候、便可以使原本毫无生机的文章变得富有色彩,并且能够体现出春光

[


明丽的特征,加强了景与景、景与物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够体现出文章所要表达出来的意境和风情。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大声诵读,以此来对这种变化进行体会并且在朗读过程当中还要注意做好相应的停顿和节奏。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描写景物或者表达情感当中,运用一些修饰性的词语,能够使整篇文章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篇文章使原本没有任何关联的事物通过纯白描的手法,从而勾勒出了一幅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的画面,对不同层次的景物进行变换,给人一种渐推渐远的感觉,增加时空之间的层次,从而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产生了一种诗中有画的美感2]

因此在古诗教学过程当中,用它独特的魅力对社会生活当中的人、景物进行了高度概括。在诗歌当中不乏有优美的景色,能够有效熏陶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光,教师需要做的是对学生审美教育渗透,以此来对古诗审美能力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洋.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J]. 课外语文, 2016, 000(003):146-146.

[2]刘桂香.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J]. 读与写(), 2020, 000(004):P.1-1.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62e7e1e08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