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原文及翻译讲解

2022-04-11 18:15: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雨霖铃》原文及翻译讲解》,欢迎阅读!
讲解,原文,翻译

《雨霖铃》原文及翻译讲解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翻译

秋后的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1]

注释

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一百零二字,仄韵。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2.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tiáo

3.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长亭:古代供远行者休息的地方(类似于今天的公交车站)

4.骤雨:阵雨。

5.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都门:京城门外。 6.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7.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即是凝咽

8.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烟波:水雾迷茫的样子。 9.暮霭:""aǐ,傍晚的云气。 10.沉沉:深厚的样子。

11.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12.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13.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14.千种风情:形容说不尽的相爱、相思之情,风情:情意。情,一作 15.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16.更:一作

1. 骤雨:阵雨。

2. 留恋处: 一作方留亦处

赏析

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本篇为作者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词中以种种凄凉、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难受。他真实地描述了临别时的情景。全词由别时眼前景入题。起三句,点明了时地景物,以暮色苍苍,蝉声凄切来烘托分别的凄然心境。都门以下五句,既写出了饯别欲饮无绪的心态,又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执手相看无语的临别情事,语简情深,极其感人。念去去二句,字领起,设想别后所经过的千里烟波,遥远路程,令人感到离情的无限愁苦。下片重笔宕开,概括离情的伤悲。多情句,写冷落凄凉的深秋,又不同于寻常,将悲伤推进一层。今宵二句,设想别后的境地,是在残月高挂、晓风吹拂的杨柳岸,勾勒出一幅清幽凄冷的自然风景画。末以痴情语挽结,情人不在,良辰美景、无限风情统归枉然,情意何等执着。整首情景兼融,结构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时间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交叠着循序渐进,一步步将读者带入作者感情世界的深处。

婉约词派代表诗句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汉族,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为慢词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是推动人的代表,但因经常为歌妓写词,曾被一度认为是风流之人而仕途不佳,郁郁不得志过。但后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的一首《鹤冲天》中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以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等词句而得名。创作《鹤冲天》当年考取进士。谁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传入仁宗耳中,于是一句浅斟低唱去罢导致柳永成为了北宋第一个专业写词的词人,并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以白衣卿相自许。柳永是北宋时代大量制作慢词的第一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他通晓音律,熟悉旧调,并善于吸收民间语言,明白晓畅,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既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作品概括为三类:一是写都市生活的繁华,二是男女情爱的苦痛,三是羁旅行役的悲伤。其作品往往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使慢词发展成为与小令双峰并峙的成熟的文学样式。其代表作品集为《乐章集。又被列为婉约派四大旗帜情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6413de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