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网络

2023-03-20 03:2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网络》,欢迎阅读!
引导,对待,正确,如何,学生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网络



闵行区友爱实验中学 郝彦敏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脑和网络的兴起改变了中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 本文就人们对中学生上网的看法以及中学生上网的现状,分析了网络对中学生的积极的、消极的影响,最后对家长提出了预防中学生沉溺于网络和引导中学生正确上网的建议 【关键词】 中学生 网络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许多学校开了计算机课,许多家长给孩子购置了电脑,上了宽带,为了让孩子到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但是事与愿违,许多中学生上网痴迷,接受不良信息,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社会各界舆论纷纷,有的认为中学生在网上可以学到更多知识,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不健康东西太多,不应该让学生上网;有的不了解网络,听之任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使网络真正可以行之有效的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下面我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一、人们对网络的普遍认识: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信息时代的典型标志,我们应该愉快地、信心百倍地欢迎它的到来。但是,现在人们对网络的普遍认识有一定的偏见。 1、不是洪水猛兽,但会玩物丧志

一位在IT业工作的陈先生认为,现在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生活圈子也比较小,网络的出现无疑是扩大了学生的交际圈,但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会因沉迷网上聊天而降低。一位学生家长则态度明确,他说:如果视上网玩游戏为洪水猛兽,一味阻止子女去玩游戏,是偏激的做法。当然,学生若是过分沉迷,没日没夜地玩个不停,结果只会导致成绩下降,玩物丧志。

2、远离网络,警惕信息时代的电子鸦片 据报道,某中学一女学生由于迷恋上网聊天,而放弃学业和一位远在千里之外的网友见面,结果是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了。像这样的事情已是屡见不鲜,惨案频频发生。正是由于网络具有高度开放性、跨地域性等特征,加上社会对网络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传播信息,包括许多危害中学生身心健康在内的不良信息。这些都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给中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二、我国目前中学生上网的现状

据了解,学生上网大致有3种,一是看新闻,或者是获取信息,这当然是比较积极的一种人,能够比较好的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服务;二是玩游戏游戏对智力以及反应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如今游戏的逼真与刺激,非常容易让人沉迷而欲罢不能,这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三是网上聊天,QQ是一种非常盛行的聊天工具。交网友,和朋友联系,热衷于上网的同学一般只要有时间就上网,有时上课都情不自禁地想着上网。为上网,废寝忘食者,甚至逃课上网者大有人在。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上网都以聊天或玩游戏为目的,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进行网上写作的学生上网族也不乏其人,但是这样的学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大多数上网的学生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等旁枝末节上了,他们没有很好地、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为自己的工作,学习服务。 三、网络对中学生的积极的、消极的影响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然对立又统一的一面,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这就告诉我们,对待中学生上网问题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


(一)积极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这一媒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形象性等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点,络对中学生至少具有以下积极影响:

1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信息搜索效率。

中国的教育正逐渐走出培养整齐划一的人才的误区。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投入型学习(engaged learning,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教育中应用技术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教学形态由被动型向投入型转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是一个提供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上网学习大概是中学生上网热的一个主要原因吧,这些上网的同学,有一半多的学生承认自己上网是为了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力求掌握新的本领。他们可以每天都去自己注册的网校下载新的习题,网上的老师请教一些不懂的问题,这样不仅弥补了课堂学习的不足,还可以学到一些新的知识。渐渐的,还可在网上开辟自己的学习天地,经常请教各地的良师益友,大大有利于成绩的提高。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同学,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电脑和网络给这些中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和发挥聪明才智的新的广阔空间。

2、网络的便利性使得交友变得容易,中学生网友互诉衷肠,缓解学习紧张压力。 中学生适当的聊聊天是有一定的好处的,首先可以放松心情,缓解一下学习上的压力。在网络上,中学生可以表现自己被压抑的一面,使性格健康地发展。其次,充满了未知与新鲜的网络可以让中学生认识很多的朋友,虽然这些朋友水平参差不齐,真假不辨,但是却能在网络上给中学生一定的帮助、鼓舞与支持。而且,认识一个新朋友的新鲜感极大程度地活跃中学生的脑细胞,让中学生的精神处于健康的状态。同时,网络聊天给了中学生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人,可以学习到一些与人交往的技巧,以及防止被人骗的经验。对于毕业生来讲,可以找到一些更多的深造机会以及社会上的其他信息。 3、增强动手能力,有利于探究学习、发现学习。 互联网使每个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也许有的中学生从小对汽车感兴趣,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他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老师,他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在查询信息过程中,他的信息搜索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能够得到训练;在甄别信息,比较优劣方案中,他能够发现问题,不断探究,努力寻找答案;在取长补短,设计出自己的最佳方案并动手制作模型时,又能增强他的动手能力。这就是一个发现式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科研能力训练的过程,将使中学生为将来大学里的科研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消极的影响

网络这一数字化时代的新鲜事物,像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面特征。如果正确利用网络,会对中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网络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因特网上传输的不健康信息,一些网络主体的不良行为也会对稚嫩的中学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1 认知方面:由于电脑技术、网络技术越来越迎合人性化需求,电脑文本已从最初的纯文字向集字符、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发展。中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不知不觉中产生厌恶,对学校正规教育失去兴趣。另外,中学生虽然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很难学习与上网两头兼顾。学习与上网时间、精力分配不好,不能正确处理这对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互相转化:来居于矛盾主要方面的学业会转化为矛盾的次要方面,而本来居于矛盾次要方面的上网则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报刊杂志上,多少成绩优异的中学生因为沉溺于网络,吸食电子海洛因,不能自拔,致使成绩一落千丈,成为班上的后进生。这类新闻,不胜枚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6460cc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