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道德两难问题

2023-01-09 02:3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道德两难问题》,欢迎阅读!
两难,道德,问题

有一种问题,我们经常感到困惑而又必须面对;有一种问题,需要我们选择而又难以决定;有一种问题,在我们取舍之间学会了道德,这就是所谓的道德两难问题:即假想在一个场景之下人必须做出的道德选择,但是做出任何一个选择似乎都是道德的,也似乎都是不道德的一类问题。

道德两难问题一

假设你与一群村民藏在地下室之内,敌人当时正在地下室上面的房间进行搜查,一个婴儿突然啼哭起来,问如果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村民的下落以保全村民的性命而杀死婴儿是否合乎道德。如果我们杀死婴儿,我们就杀了人,但是却保全了村民的性命;如果我们不杀死婴儿,我们就害死了所有村民,但是我们没有杀人。

两种选择似乎都是符合道德又不符合道德,道德被夹在一个矛盾的境地。大家对于这类问题怎么看?或者说这类问题说明了什么?

道德两难问题二

当你看到两个人掉到水里去,快要淹死,你会准备去救谁嗯?这两个人的性质可以自由设定,如中国人、外国人;年轻人、老人;好人、坏人,甚至母亲和老婆。通过选择救谁。你就做了一个积极的伦理判断,告诉别人你认为人的哪个特质,对你而言,在道德上是更重要的。有的人试图超越问题,他们是这么答的:救体重最轻的那个人救离自己更近的那个人。这个回答超越了问题,更使题目中的道德选择变得不那么完美,因为道德选择人本人的利益被卷入到选择中:他还要顾及自身的安全。

道德两难问题三

假设一个更完美的环境。你是一个医生。有三个患同样病的病人需要救助。但现有的资源只能拯救一个人。这时,该救谁呢?以下几种选择,各自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和一种社会哲学。假设以下三人性别国籍民族都相等。救最年轻的人,因为他可以活得更长。(结果主义/功利主义,最大化快乐指数)救对社会最有用的人。如科学家。(结果主义/功利主义/最大化社会福利)救人品最好、最善良的。恶人就不救了。(德行:好人应该得好报)假设众所周知中间有一个人经常自杀,不想生存,那么选择不救这个人 (满足需要的哲学,救助最需要得到救助的人) 救你个人最喜欢的那个人,甚至,你的亲人和朋友 (偏私) 抽签,听天由命,由我们以外的因素如运气来决定该救谁。因此就回避了道德选择,但是实际上,拒绝道德选择,就是一个积极的行为(positive action)。它表示你要拒绝上述所有的价值和道德。以上的选择,全部基于特定的假设,是建筑在特定的假设上的价值。譬如说,选择救对社会有用的人,你的价值依据是功利主义:我们应当最大化幸福指数。这种道德两难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总是难以有统一的标准。把条件放宽,我们还有: 救和自己国籍、民族一样的人;救和自己宗教信仰一样的人;

道德两难问题四

情景:那是在1991年的夏季,江淮大地暴雨成灾,洪水横流,淮河多处出现险情,少数河断决堤,不少地方为保护国家更大利益而开闸行洪,一些来不及转移的村民只能在洪水中无助的求生。安徽阜阳颖上的一户人家在淮河决堤时,全家逃亡,大水已经把全家人冲散,这家的男主人洪生拚命地徒手划着水,在茫茫的洪水中寻找着亲人,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女儿小红,女儿已经精疲力竭,洪生一手紧紧抓着女儿的胳膊,一手拚命地划水,半个小时后,他们靠近了的一座桥梁,他们要上岸必须经过这个险关-----涵闸附近,这也是最危险的地方,弄得不好要被洪水卷进涵闸,生存的希望将十分渺茫,但是再险也得闯过去,于是洪生带着女儿小红游到涵闸的正前方,洪水的洄流及强大的吸力差点把父女俩拉了进去。刚刚摆脱了激流的吸力,突然上游漂过来一个人----洪生的邻居女孩英子,英子看到洪生父女,出于求生的本能,一把抓住了洪生的衣服,顿时,洪生觉得一股强大的力量把他们拉向涵闸,洪生拚着吃奶的力气也摆脱不了三人被冲向闸口的势头,洪生头脑还算清醒,他知道,他只有丢下一个人,才能生存下去,他回头看了看依他而活的女儿和英子,看到女儿和英子那在洪水中变得浑浊但可怜的目光,心里十分难受,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生存的希望越来越渺小,容不得多想了,这时洪生采取了一个非常的举动__他用力掰开英子紧紧拉着自己的那只手,奋力向岸边划去,可怜英子像一片树叶一样被卷向涵闸口…… 洪水退去了,洪生一家和村民们都被安置在临时的帐篷里,洪生整天郁郁寡欢,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他也知道英子没有死,她是被一根电线挂住了,后来得救的。一天他偶然看到英子,他脸一下子红了,英子上前叫他一声洪生叔,他惭愧的低下了头……

问题:

1、如果你是洪生,处于当时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洪生这样做该不该? 2、如果洪生当时背负的是自己的两个女儿,他又将如何选择?

3、如果把洪生放弃自己的女儿而只救下英子,洪生的其他家人会怎么看?

4、如果英子因为洪生的狠心放弃而死亡,洪生会有怎样的感受?英子的家人会怪罪于洪生吗? 5、如果你是英子,你会自动放弃生命,把生的希望留给洪生父女吗? 6、如果你是英子,你会怪罪洪生的见死不救 7、小红会不会为了救父亲而主动放手

8、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感激父亲还是怨恨父亲?

9、如果洪生不放弃任何人而导致三人死亡,英子的家人会有负疚感吗?


10、乡亲们知道洪生的做法后,会怎么对待洪生?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请试着回答这些问题。

道德两难问题五

海因兹偷药救妻。欧洲有个妇女身患一种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有一种药也许就得了她。这种要是本城一名药剂师最近发现的一种镭剂。该药造价昂贵,药剂师还以10 倍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他花 200 美元买镭,而一小剂药却索价 2000美元。这位身患绝症的妇女的丈夫叫海因兹,他向每个相识的人借钱,但它只能筹到大约 1000美元,只是药价的一半。海因兹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并且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把要卖给他,或者允许他以后再付钱。可是,这位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我要靠它来赚钱。因兹绝望了,想闯进那人的药店,为妻子偷药。

1. 海因兹该偷药吗?问什么应该或者不该?

2. 如果海因兹不爱他的妻子,他应该为她偷药吗?为什么应该或者不应该?

3. 假定将要死的不是海因兹的妻子,而是一个陌生人,海因兹应该为陌生人偷药吗?为什么应该或者不应该?

4. (如果你赞同为陌生人偷药:)假定快要死的是海因兹宠爱的一只动物,他应该为救这只宠物去偷药吗?为什么应该或者不应该? 5. 为什么人们应该尽其所能搭救别人的生命?不论用什么方式都行 6. 海因兹偷药是犯法的,那样做在道德上错了吗?为什么错了或者没错? 7. 为什么人们一般都应该尽其所能避免犯法,不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如此? 8. 怎样把这一点同海因兹事件联系起来? 9. 药剂师的行为道德吗?为什么?

警官的矛盾 与海因茨先生同住一镇的警官布朗先生,在夜间当值完毕下班回家的途中,正好看见海先生击破窗子进入药房内,而且他也听说过海先生缺钱买药的困境。布朗警官觉得虽当值时间已过,但维持全镇治安,仍属职责所在。在迟疑之间,海先生已经偷得药物而离去。布朗警官应不应该进一步追查海先生破窗偷药的案件呢?



道德两难问题六

中国民间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位老和尚,老和尚苦心修行30年,即将修成正果。山下有个镇,镇里有名大员外,这大员外很是阴险毒辣,总想破坏老和尚的名节。某日,大员外对自家一个颇有几分姿色的丫鬟说:你今晚到庙里去,一定要把那老和尚勾上床。成功了,我一定重重奖赏你,并给你找个好人家,但明天鸡叫时分若不能成功,我就将你乱棍打死。那丫鬟当然只得照办,于是进入庙中,施展了浑身解术来色诱老和尚。哪知那老和尚是个真和尚,整夜坐禅居然丝毫不为所动。眼看就要鸡叫了,那丫鬟心想自己生命不保,便大哭起来。老和尚觉得纳闷儿,忍不住问哭为何故?丫鬟指着他骂道:你不是一个真和尚!老和尚不服气地反问:我做错何事,怎么不是真和尚?丫鬟喝道:佛经上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你却见死不救。老和尚连忙追问发生了何事?丫鬟就把事情经过从头讲了一遍。这下子,老和尚着实碰到了两难的选择:见死不救,成不了佛;遇色成奸,同样也成不了佛。老和尚该怎么办?

道德两难问题七

西方流传着一个故事:一个男子遭人诬陷,因凶杀罪被判了无期徒刑。他的妻子千方百计想证明其夫无罪,可是不得其门。某日,她丈夫的一个同事求见,说是商量有关打官司的事。这名女子救夫心切,马上同意面谈。那同事色迷迷而又神态诡异地说,只要她答应同他睡觉,他就可以提供确凿证据,证明其夫无罪。否则,他就会销毁这些材料,让其夫在牢房里熬过漫长的一生,直到老死在那里。这女子立刻陷入了伦理的两难:同此人睡觉?自己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婚外性行为就是通奸,乃最大的罪孽之一,既对丈夫不忠,也上不了天堂;不同此人睡觉?自己心爱的丈夫就会苦难无边,甚至死于非命。这名女子该怎么办?

道德两难问题八

日本有一个民间故事:在海边有一个村子,村民都信奉海神,那海神庙就位于村后的一座高山上。对全体村民来说,这海神庙比全村人的生命财产还重要。某日清晨,村里的一个樵夫上山打柴,当他在山顶的崖边,向海上眺望时,突然发现远处一场巨大的海啸就要来临。樵夫清楚地知道,这海啸来临,必定毁灭整个村子。但山高路远,跑回村子报警已经来不及了。怎样才能引起村里人的注意而避免一场浩劫呢?他思索了一下,最后决定将那座海神庙烧毁。熊熊烈火冲天而起,果然惊动了整个村子。所有的男女老幼都争先恐后冲向山去,企图救火。当村民们爬上山顶的时候,海啸降临,刹那间,十多层楼高的巨浪将整个村子一卷而去。全村人得救了,但当他们看到海神庙的废墟残烟时,还是愤怒起来,一致要求将那樵夫处死。那樵夫欣慰而又负罪地看了看村民们,然后从悬崖上跳了下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64fb2232f60ddccda38a0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