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研究及防治对策探讨

2023-05-03 04:21: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研究及防治对策探讨》,欢迎阅读!
环境污染,对策,防治,探讨,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研究及防治对策探讨

作者:李锋 桑彦彦

来源:《商情》2015年第31

【摘要】切实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最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城市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然而因为农村近年来过于追求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导致农村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其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防治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农村 环境污染 现状 措施

最近几年以来,随着社会大众环境意识到的不断提升,环境污染问题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环境保护工作也得到了有效的深入,许多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改观[1]。然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呈现为不断恶化的趋势,对农业生产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已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的制约因素,如何有效防治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现阶段,随着除草剂、农药以及化肥在农业生产当中的广泛应用,农业废弃物没有通过处理就进行随意排放,在加上许多农村企业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导致农村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以及土壤污染情况越来越严峻,不仅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的危害,同时也非常容易导致疾病的大肆传播,导致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遭受巨大的威胁。除此之外,农村畜牧养殖产生的污染大而广,因为农药、化肥以及农膜的使用强度过高,再加上农村企业三废的影响,导致地下水与土地资源受到极为严重的污染[2] 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一)加强环保理念的宣传

农村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环保理念不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与环保职能机构加大环保理念的宣传工作,切实提升广大农民群体的环保意识。首先,利用大力度、全方位的环保宣传,使得广大农民群众清楚环境污染所产生的巨大危害,使其能够意识到污染与自身身体健康、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避免过于偏重经济利益的发展模式;其次,针对农村中的重点农户实施定期、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通过绿色食品生产、星级文明农户以及科技示范农户等模式,来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全面掌握环保方面的知识,使其能够自觉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队伍中去;最后,基于农村环境污染预防主体,组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安排广大乡镇企业法人参与污染防治的培训教育中,使其掌握相应的污染防治知识,并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整改工作。 (二)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绿色农业不仅属于未来农村经济增长与农业产业机构调整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属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主动引导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绿色养殖与绿色农业,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广新型的科技,以此来改观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针对已经受损的生态环境实施重建,草地、农田以及林地等生态资源,应当采用通过优化之后的生态经济社会的人工生态设计,真正从源头与进程中去进行生物化学物质与化学污染防治。首先,应当禁止选择存在高度残留的生长激素与农药,改变广大农户大量施用氮肥的现象,指导农村选择新兴的小剂量有机肥与复合肥,并推广各种生态农业、平衡施肥的绿色农业技术;其次,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作物的种植,根据无公害化、标准化的生态原则,在农村建立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实现集约化的生产模式;最后,大力发展绿色养殖,农村养殖场应当逐步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尽量选择天然饲料进行饲养,并且要针对养殖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与此同时,渔业养殖应当全面采用生态养殖的模式,推广科学投放优质饵料的方法,积极开发对应的养殖水域净化处理技术,切实减少越野养殖中引发的水资源污染。 (三)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检测体系

实施严格、规范的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体系,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到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的考核内容当中,构建一套严格、标准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并实施环境保护奖惩体系与问责体系,保证责任能够得到更为明确的贯彻落实。针对农村环境监测的对应特征,要制定一套符合农村环境检测实际情况的技术路线,使得各个农村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环境检测技术体系与检测网络,保障制度与信息的高度共享。此外,还应当在全国范围内构建统一的农村环境检测保障体系,持续增加在农村环境监测部门组织,运行资金、技术设施、仪器设备以及专业人才等各个方面的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农村环境监管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制订各地各村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把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纳入全民环保行动中。通过多方努力引导农民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组织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着重落实人畜粪便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饮用水资源污染、水污染的防治工作,通过不断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监管与执法力度,针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乡镇企业实施环境污染检测,通过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模式,针对不满足污染排放标准的企业必须要进行停产整顿处理,整顿仍然不达标的企业则必须要进行关停处理[3] 三、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的大国,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自身的生活、健康以及生产水平,同时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问题。这就需要社会各界意识到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所面临的污染问题,正视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作为重要目标,通过加大农村环保理念的宣传力度,科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业,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检测体系,从而有效推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郭建,柴艳萍,孙惠莲.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创新研究——兼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四方合作共赢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32):19971-19974+19978.

[2]赵勇宾,沈跃东.论我国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困境的破解——基于法制层面的思考[J].村经济,201207):97-100.

[3]肖萍,朱国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的选择与治理体系的构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73-7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6557f1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