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解析00001 风(李峤)

2022-07-07 00:0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古诗词解析00001 风(李峤)》,欢迎阅读!
古诗词,语文,解析,小学,00001

小学语文古诗词解析00001 风(李峤)

编辑:崔学峰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读音解读】

●很多人对于本诗中最后一个字“斜”的读音有疑问,其实很简单就读作“xiá” 在第一行中的最后一个字是花,所以根据押韵我们知道这里的“斜”只能读作 xiá”

●在古诗中如果“斜”在文中一般都是读作“xié”,但若在古诗中出现在一行的末 尾我们很多时候就会读作“xiá”

●在本诗中的第一个字:解,在这里我们也做一下分析! ●解落,jiě luò原意是:解散,散落,解官免职。(在这首古诗里是会、能够 的意思。

xiá:斜在中国古代时期的读音为xiá,所以古体诗词以斜作韵脚时都念xiá, 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

【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注释 译文

《淮南子·时则训》“季夏行春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 解落三秋叶, 解落:吹落,散落。

令,则谷实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三秋:

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能开二月花。 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过江千尺浪, 过:经过。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 入竹万竿斜。 斜:xiá 倾斜。 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赏析】

《风》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魅力与威力:它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全诗四句两两成偶,以“三”“二”“千”“万”数字对举排列来表现风的强大,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赋、比、兴”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

1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67dae3460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d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