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素描【四】

2022-07-22 02:1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素描【四】》,欢迎阅读!
素描,唐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雾散云开。香炉峰像一根大海中的桅杆,在抛锚的庐山上,静静地矗立着,等待明天的启航。

春天大方地掏出了所有碧绿的色彩,把一山的叶子,染成了欲滴的青翠。的叫声比水更透明。缥缈的白烟,很薄很薄,冉冉地往山上飘飞,又被风的手指搅和成了一片紫色的云霞。欲掩还露的香炉峰,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显得有点高深。

倚坐在草亭的栏杆边,远远望去,一条瀑布从天而降。那是谁家女子珍藏的一串项链?还是她准备送给恋人的一块头巾?挂在山川之上,是那样的洁白,样的勇敢。

它想都没想,就纵身跃下了陡峭的山崖。悲壮的气势,让所有仰望的人低下了卑微的头颅。哪怕是三千尺,三万尺,也在所不惜!它只想用粉身碎骨,去换取自由和快乐,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宿。

这是不是昨晚月亮洗过澡的银河啊?从九天之上,被太阳顺手拈来,随意地抛在了庐山上,把所有的风景,都震撼得喘不过气来。

瀑布是真正的英雄!让一颗沦陷的灵魂,重新找回了勇气和信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不知是哪朝哪代的哪一天,天门山终于放弃了自己的坚持,被锲而不舍的长江拦腰冲破,断成了两截。水是比石头更坚硬的生命,没有什么可以阻挡!

时而咆哮,时而温柔。一江碧水,自西向东,走过了几多弯弯曲曲的岁月,目睹了几多分分合合的人生。途经这里,不是归人,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在岩石前偶一犹豫,回回头望了望天,望了望门,又义无反顾地奔涌而去。

太阳收敛起一天的光芒,慢慢滑下了天际,像一个半浮半沉的苹果,红红的,在水上漂着。一叶孤舟,张开一片鼓鼓的帆,乘风破浪,从黄昏的落日里顺流而下,披一身金黄。


分居两岸的天门山,把自己的每一寸肌肤,都擦得翠绿晶莹。微笑着伸出了一只左手,又伸出了一只右手,站在长江的两侧,迎接一只越靠越近的小船。会给远方的客人一个意外的惊喜吗?

天很高,门开了,山色青青。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寂静无声。几只流浪的鸟,飞出了守望的视线,不见踪迹。天空是深不可测的海吗?铺开蓝色的陷阱,诱捕了所有的翅膀。

一朵闲逛的白云,慢悠悠地踱着方步,在一块岩石上坐了坐,又走了。最后,不知是跑进了哪个湖里洗澡去了,还是被蹑手蹑脚的风收回了家中?

这个下午,寥廓的长空空旷得只剩下了孤独的阳光。比阳光更孤独的,是山峰;比山峰更孤独的,是独坐的诗人;比诗人更孤独的,是一颗心,沉默的灵魂!

一切似乎都发生过,一切又悄然地消失了。云不见了,鸟藏在云里睡觉。久很久,天地之间,只留下诗人和敬亭山。诗人看着看着,山仿佛变成了是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纯洁过了自己的初恋。而山,也一动不动,注视着诗人。它也想告诉诗人一些藏在心中的秘密么?

原来,尘世中的知己,不一定非得是人!诗人痴痴地望着敬亭山,不禁从内心发出了一声感慨。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清晨。一声犬吠随溪水穿过山村,依依呀呀的柴门次第打开。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平静,自然。桃花在昨夜悄悄张开了花蕾,是不是和月亮偷偷亲过嘴?每一片花瓣,都抿着一滴含香的露水。早起的村人经过,满园的花朵,红着脸,欲说还羞。


树很青,溪很清,风很轻,春天很亲。叶片展开翠得透明的手掌,接受着阳光的洗礼。两三只麋鹿,睁着天真的眼睛,在密林深处进进出出,比白云更悠闲。日到中天,潺潺的流水依然哼着怡然的小曲,山上的道观,钟声杳然。山路幽幽,跟天空一样安谧。

视线中,道院红门紧闭。一丛野竹郁郁葱葱地掩映着山门,远山青中带黛,层叠在一起,没了层次。一线飞泉挂在后山上,泼成了一幅动感的水墨画。不食人间烟火的鸟,小小的翅膀滑过了天际。一切都是那么淡泊与高洁,宁静与安祥。

守院的道士踪影全无。没有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出门了,也没有人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归家。他是卧在山崖边的哪朵云下,还是坐在溪边、与山风对弈呢?这样的日子,真是让人无限向往和倾慕。心有所失的诗人,斜倚在几棵松树下,人世间的恩恩怨怨,似乎已然淡去。

就做一棵听风的松吧,在今夜,让月光来洗濯一颗世俗的心!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满城的灯火,潜伏在喧嚣的背后,渐渐熄灭。月亮是天空留下的唯一灯盏,千里之外的火把,照亮道路,照亮一些沉淀经年的往事。

一阵幽悠的笛声,从谁的指尖偷偷溜出?在春风的牵引下,飞过了一条又一条街道,一家又一家屋檐,飞过了季节,停留在心的窗台。梦中的洛阳,被一种浓浓的乡愁唤醒,每一位游子,都辗转难眠,泪水打湿了思念。

倚窗独立的诗人,孤寂的背影,比黑夜更深沉。

记忆的画卷慢慢打开,依稀可以看到一条小河,小河边的垂柳,垂柳下依依惜别的身影;那声清脆的折柳,就是心碎的声音啊!比此夜的曲子更清晰,依然响在耳边,不曾散去。

月光是一些流浪的羽毛,还是来自故园的花朵?谁会在今夜拾起,谁会一生收藏?诗人似乎听到了老家屋后的鸟语,闻到了屋前的花香。

那个春夜,被一支玉笛击倒的,不仅仅是诗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69efedcad51f01dc281f1f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