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王安石的诗

2023-10-08 14:5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除夕王安石的诗》,欢迎阅读!
王安石,除夕

除夕王安石的诗

除夕王安石的诗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除夕王安石的诗,希望大家喜欢!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1068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写下这首诗。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日,即现在的春节。

屠苏:古时,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全家朝东喝屠苏酒。

诗意: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 春风已把温暖融进了屠苏酒碗。 来鹄《除夕》王安石《元日》 除夕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注】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屠苏:药酒名。

同在除夕之夜,两首诗的作者的心境有何不同?请结合两首诗作简


要分析。(5)

又将憔悴见春风”和“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

答案

来诗表达的是事已成空的愁苦之情、远离故土的思念之情;(2)诗通过对元日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乐观自信的心态和喜悦的心情。(3)

这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又将憔悴见春风”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抒发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春风送暖入屠苏”则以乐景写乐情,通过新年热闹的场景抒发了作者愉快的心情鉴赏阅读答案 来鹄《除夕》王安石《元日》鉴赏阅读答案 来鹄《除夕》王安石《元日》。(2)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 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 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 的注解。对于本题,考生可以抓住两首诗歌中的意象、情感词以及注释分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又将憔悴见春风’和‘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这是考查诗歌的技巧。题干已经指出了方向, “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考生应先找出诗句中的景,然后再分析情,最后分析景和情的关系。“又将憔悴见春风”,“憔悴”可见应为哀情,而“春风” 则为乐景,这是乐景抒哀情;“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为乐景,情也为乐情,这是乐景写乐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6ae232184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