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台城》阅读答案及赏析(3)

2022-04-16 09:1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韦庄《台城》阅读答案及赏析(3)》,欢迎阅读!
台城,韦庄,赏析,答案,阅读

韦庄《台城》阅读答案及赏析(3)



【赏析】

台城,旧址在南京鸡鸣南,原为三国时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自此至南朝结束,一直作为朝廷台省(即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南朝消逝后,台城也就随之衰败,到晚人韦庄出现在它面前的时候,早已破败不堪了。

但诗歌并没有直接向读者展示台城的破败情状,相反倒是呈现出了一幅颇具江南风味的图景:江雨霏霏,江岸小草细长,鸟在清亮鸣叫,江堤杨柳茂密如同烟笼。这四样景物的组合,便是典型的 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了。然而当我们细细品味,注意到几个能体现诗人情感态度的 关键词 ,就会发现本诗的内蕴并非 染风景 可尽。

先看 。最容易使我们想起诗圣杜甫《蜀相》里的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为什么 ?杜甫言 ,是因为丞相祠堂无人来拜,黄鹂啼声虽美,却无人来听,进而叩出:诸葛武侯功业虽著,却已为人所忘。韦庄言 ,则是因六朝繁华早已 如梦 消逝,人事不再,啼声虽美,同样无人来听。此一 字,立时点出了台城的不胜萧瑟之状。

再是 无情 草木本就无情,又何故指责它无情?可见诗人实际上是把台城柳当成有情之物来写的。而从传统的物象运用上来看,

1




也的确与人情相关:在离别时分折柳相赠(蕴一 字),离别后睹柳伤情(如柳永词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而 六朝 衰亡正是一个时代的告别,近人毛泽东有词云 天若有情天亦老 韦庄眼中,为六朝的离别作见证的柳也该 老去 才是,但却 依旧烟笼十里堤 ,一片枝繁叶茂。要注意此句中 依旧 两字,它使人油然想起刘禹锡《石头城》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中的 字,它们都形成了今昔对比,并在里面蕴含了诗人对 世事变迁 的深沉感喟。恐也正因为 在传统物象中的特殊功用,才会使诗人用上 最是 一词。 无情最是 的正常语序是 最无情是 倒装的用意不言而喻,在强化台城柳 无情 的同时,又凸现了一个回顾历史带点 气的诗人的形象。

而如果考虑到诗人生活在晚唐,则我们会发现诗人与其说是在感 台城 ,还不如说在感喟自己这个与当年六朝越来越相像的朝代;与其说柳对六朝 无情 还不如说柳还将 无情 地见证又一个时代的消逝。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03af7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