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课文仿写作文

2022-10-15 05:08: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驿路梨花》课文仿写作文》,欢迎阅读!
驿路,课文,梨花,作文

《驿路梨花》课文仿写秀(之一)

出处:青春语文人张娟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四中学 张娟

课文掠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 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老师谈文

仿写课文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而是依据王君老师提倡的“聚焦法”采撷课文中最精华的部分,比如:主题思想、精彩场面、开头结尾、句式语言等等。


彭荆风的《驿路梨花》里有很多写作借鉴的技巧,其中最引人入胜值得借鉴的是双重误会、双线索安排的悬念设置;语言暗示、峰回路转的场景描绘;运用象征、衬托人物的美好品格;以点带面的结构方法等等。我在课堂上尝试了以下几种仿写之处:

1. 仿写主题:《驿路梨花》主要通过对哈尼小姑娘热情帮助有困难的过路人的事迹,,颂了年轻一代人的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美好品质,显示了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那么仿写的文章我也抓住了这一主题。

2. 仿写悬念:悬念能够推进故事的情节,让人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一课提供了这种表达的范本,仿写的结构跟这相似。

3. 仿写以点带面的方法:由一个人做好事,引起周围的人都去帮衬着做,这种群众自发地奉献精神,就更加具有了价值, 所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学生仿写,入笔轻快,收效显著。

仿写例文:

遇见感动

七(30 王雅洁

上午一条条纠结人心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从我们班的家长群里传出来。原来樊春亮的电话手表丢了,他让妈妈发的消息:哪位同学拾到了,请送回来,万分感谢。家长胡阿姨说:“去找找,我家的上次在体育场丢的,就回到体育场找到的。让孩子回忆大致在什么地方丢的,好找。家长李阿姨说:“李修竹都丢几块了,找不到。”紧接着,在线的阿姨们各抒己见,都很热情地帮助樊妈妈。

老师让我们观看家校群,我们不断被感动,心里也都盼望奇迹发生。

最后一节课语文课上,张老师郑重地说:“今天,樊春亮的手表丢了。我和樊春亮的妈妈都拨打了这个号码,可一直无人接听。”这时,潘修文说:“对方可能是个小孩,不敢接电话,如果我捡到了,也不敢接。”老师补充说:“我刚才发了条短信,不知道他能不能把手表还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1d8c38a1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