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电动汽车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023-01-31 06:2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我国电动汽车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欢迎阅读!
电动汽车,发展方向,现状,我国



浅谈我国电动汽车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研究取得新突破,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就是成功实例。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电动汽车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在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危机下,其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并探究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电动汽车;现状;发展方向

前言:

随着能源与环境危机的加剧,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起来,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将车载电源作为动力,因此与其他代步工具相比,其具有清洁无污染的特征,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我国在电动车制作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因此还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我国电动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1、当前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1.1 研究与基础设施现状

当前我国对电动汽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整体布置,二是电机控制,三是系统集成控制,四是电池管理。诸如比亚迪、东风等著名汽车企业开始将电动汽车的研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人员的努力下,电动客车逐渐投入使用,其中锂离子蓄电池技术也越来越成熟。调查研究表明,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主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价格,二是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为了满足大众需求,我国开始重视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充电站的规模将逐渐扩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缺乏经验,充电站的管理水平不高,相关体制尚不成熟,自动化水平也不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电动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2 当前我国电动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电动汽车领域发展比较迅速,但是目前仍旧处于市场化阶段,发展过程中仍旧有很多制约因素。最重要的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很多关键技术尚不成熟。例如,蓄电池的研究就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电动汽车研究和制作中,蓄电池是关键技术,该项技术直接决定电动汽车的性能、使用寿命等。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电动汽车中所使用的蓄电池仍旧存在充电时间长、体积大、本昂贵等问题;同时,控制技术也不够成熟,因为与传统汽车的控制系统相比,电动汽车对控制系统有更高要求,尤其是其所使用的电子设备非常复杂,对车身布线以及汽车维修等都产生新的挑战。目前,我国积极学习国外的CAN总线技术,但是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在适应性层面还有待提升。






2、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

2.1 纯电动汽车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

电动汽车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具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动力源,其中的一个动力源可以释放电能,节油效果非常明显,发展较快;二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不会出现机械振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太大噪声,缺点是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短,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强,研究和制作成本都非常高,因此要想大面积应用还需要一定时间。第三是纯电动汽车,就是完全将蓄电池作为驱动力,蓄电池的类型有很多,但是大多数成本都较高,且充电时间较长,使用起来不方便,这是其到目前为止应用范围较小的主要原因。



目前市面上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电池:一是铅酸电池,主要优势是成本低,但是体积大、笨重,目前主要被应用于电动自行车和垃圾车上;二是镍氢电池,最大的优势就是使用寿命长,技术也相对成熟,但是制作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镍金属,因此成本较高,应用范围不大;三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筆者认为这种蓄电池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中具有非常广阔应用前景,与其他蓄电池相比,其体积更轻,使用寿命较长,且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绿色环保电池。未来一段时间内,纯电动汽车将成为电动汽车中的主流,而锂离子电池以其绿色环保的优势将被广泛应用于其中,代表着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方向。



2.2 能源供给技术将成为研究重点

未来电动汽车发展和应用中,需要将能源供给技术作为研究重点,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动力电池成组技术,因为目前的情况来看,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仍旧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由于其使用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电化学原理外,还涉及到材料,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生产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是不现实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电池成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配组分选、成组集成、热管理与电管理等。其次是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就是当电池无法在电动车上继续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应用于其他领域,一是避免浪费,充分发挥其价值,二是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包括筛选评估与重新配组等。最后是充电技术,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充电监控,二是充电机技术,要将电池的使用寿命、使用温度以及安全性等综合起来考虑,并将此作为依据选择合理的拓扑结构。同时要对各个充电站之间的通信协议进行规范,实现对充电过程的实时监控。



总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能源与环境危机也越来越严重,在这种形式下,电动汽车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电动汽车领域发展现状,从技术层面分析了电动汽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旨在为




电动汽车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文亮,武斌.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及能源供给模式的探讨[J].电网技术,20091012041-5.



[2]董迪晶.浅谈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科技(下旬刊)201112150581.



[3]高东璇,肖键,张海军.浅谈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J].知识经济,20121310147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1e0732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