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七年级《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2023-02-15 10:0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课标语文七年级《滁州西涧》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滁州,教学设计,语文,年级

新课标语文七年级《滁州西涧》教学

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七年级《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展开想象,体会诗词的意境,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春游西涧和晚雨野渡中看到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思想感情。

二、基础知识

涧:山间流水的沟。西间是指在滁县城西,俗名上马河。 鹂:黄鹂鸟。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幽草、黄鹂、春潮、渡船这些平常事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全诗以情写景,借景抒怀,让满怀的忧伤从恬淡的胸襟中自然流露出来。

2.教学重点:

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作者春游西涧和晚雨野渡中看到的哪些美丽景色,使诗句在头脑中形成一副画面。

3.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描写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4.教学突破点:

先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作者春游西涧和晚雨野渡中看到的哪些美丽景色,使诗句在头脑中形成一副画面,之后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描写的意境,最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法设计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 1.知诗人,解诗题。

介绍诗人韦应物。明白古诗的时空背景。 2.明诗意,感情读。 (1)学习古诗前两句。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清幽境界,茂密的绿树,鸣转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色彩鲜明的图画,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

(2)学习古诗后两句:

谈读后的感受,试着将诗意说出来。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间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千百年来,这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3.悟诗情,师总结。

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历历在目,无怪其具有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让我们把滁州西涧的美景长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

4.作业:将古诗改写散文。 五、板书设计 幽草 黄鹂 春潮 渡船 (无所作为的忧伤) 六、资料索引与精华 收集古代山水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2f2f8625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