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北方人与南方人的过节习俗不同点

2022-04-03 23:0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端午节北方人与南方人的过节习俗不同点》,欢迎阅读!
方人,不同点,南方人,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北方人与南方人的过节习俗不同点

一、粽子不同:

南方:馅料丰富,咸主打

单看形状,南方粽子就显得多姿:三角形、火炬形、锥形、方形,外表的玲珑先吊足你的胃口。

不同于北方的红枣甜粽,南方的馅料更为丰富。豆沙、鲜肉、火腿、蛋黄…… 北方:红枣豆沙,甜甜的

北方的粽子是甜的,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配上红枣或者是蜜枣,有的还用豆沙或果脯,为了增加甜度,有的还会加上白糖。粽子个头有大有小,但一般不会小于小女孩的拳头,形状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

二、习俗活动不同 南方:赛龙舟

南船北马。赛龙舟是南方独一无二的过节习俗。随着船头鼓手或快或慢的鼓点,整条船的龙舟手边吆喝边舞桨,恢宏的气势足以震出远山的回响。你追,我就赶;争先恐后的豪气在怀,彼此都不相让。 北方:踏柳

古时,河北赵县的端午节,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而发展到现在,端午吟诗的习俗依然存在,只是缺少了到城外宴饮赋诗的雅兴。

现在有些地方举行大规模的端午爱国诗文征稿活动。大家聚集在一起交流感情,吟诵爱国诗文。

三、辟邪方式不同 南方:菖蒲、艾条

南方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目的是辟邪。湖南省博物馆秦汉史专家王树金介绍,端午挂艾、悬菖蒲,相当于春节放鞭炮。古人还有佩戴香囊的习俗,在长沙马王堆,不少出土文物都透露了这一信息。香囊内装朱砂、雄黄、


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以往汨罗江畔的居民还有抢龙水的风俗。村民们挑着水桶,来到汨罗江边抢水,谁抢到第一桶水,用这桶龙水洗头,头发就会变得更好,洗脸能达到明目的效果,给孩子们洗澡还能驱邪。 北方:佩戴五毒铜钱

北方端午节有佩戴钟馗祛五毒铜钱以辟邪的习俗,不过现在逐渐被小孩子穿五毒肚兜的习俗替代。有的地方流行姑姑姨姨送,有的地方流行祖母或外祖母送。 五毒肚兜颜色鲜红,上面绣着蜈蚣、蝎子、蛤蟆、老鼠和蛇五种毒物,据说可以驱毒辟邪。五色丝线也是人们端午辟邪的一种方式。将红黄蓝绿等各色丝线编在一起,戴在手腕和脚腕上,美观精致。 四、其他另类的习俗 浙江宁波:女婿送礼

阿拉宁波人的女儿和女婿在端午节这天要回娘家。因此,民间还流传着儿节的说法。女婿去见丈母娘,自然要备好礼品。前几天一个宁波的朋友大喜,参加了他的婚礼,教堂上他们互相交互着寓意一生一世不离不弃lovenus钻戒真的好浪漫。根据这个习俗,看来他这个新女婿得有心理准备了! 山东胶东:拉露水

在胶东一带,端午节期间,有一个有趣的活动,便是拉露水。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起大早,在太阳出来之前,孩子带着小毛巾到春草茂盛的地方,用毛巾拉草叶上的露水擦脸,尤其是眼睛和耳朵要擦得很仔细,据说可以耳聪目明,一年不害眼病。大人则牵着牲口,到沟边夼旁,一边拉露水洗脸,一边看牲口啃嫩草。民间认为,大人用露水擦脸和胳膊,一年身体好;牲口吃了端午草,可以不得杂病。在海阳、莱阳一带,端午清晨,乡间的老太太都要穿上新衣,趁着太阳未出之时上山拉露水。有的人还将拉了露水的毛巾带回家给在家里的老人擦,据说不长疮。 重庆石柱:出端午佬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上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


字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在绵阳市和遂宁市的部分地区,有端午吃包面[和饺子类似,用面皮包馅煮食]的传统,具体由来有待考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34f0e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