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或纯电:新能源汽车国产化的尴尬抉择

2022-12-13 06:1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混动或纯电:新能源汽车国产化的尴尬抉择》,欢迎阅读!
国产化,新能源,抉择,尴尬,汽车

混动或纯电:新能源汽车国产化的尴尬抉

作者:暂无

来源:《能源》 2015年第10



| 见习记者 张晓东

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跻身世界汽车制造强国之列,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梦想 。然而,当国际领先车企纷纷把研发重心转为混合动力之际,本来就不成熟自信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是否会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今年上半年,欧洲电动汽车销售量同比激增76%,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占全部销量的47%

事实上,这样的现象不仅仅是在欧洲,当前各国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增长都非常迅猛。随着各大车企加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研发力度,有汽车行业专家表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或将很快赶超纯电动车的销量。

全球最大的汽车部件厂商博世预计,在2020年预计售出的1210万辆电动车辆中,650辆是混合动力(HEV),310万辆是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纯电动(EV)仅为250万辆。

国际汽车界普遍认为,常规混合动力能够为插电混合动力做技术积累,插电混合动力能为纯电动做基础设施和用户行为上的铺垫。所以混合动力的发展确实有利于发展纯电动汽车。这一技术本来算是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权宜之计,而现实的、短期的问题是纯电动续航里程不足,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因而限于现实问题,目前各国的汽车市场销售情况就是混合动力汽车为主流,纯电动汽车为支流。

其实,从汽车产业的历史来看,到底谁是主流车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19世纪末,汽车刚刚诞生之时,就涌现出了蒸汽汽车、纯电动汽车、汽油汽车等许多种动力传动系统,可谓百花

齐放。之后,随着高速公路、加油站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烧汽柴油的汽车才逐渐占据主流市场。

世界各国的主流观点认为化石能源会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会逐渐减少,而电动车辆増加的原因之一在于环保规定越来越严格。不过,据有关专家预测,即使到了2050年,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也仍然是发动机。而直接驱动车轮的却不仅限于发动机,可以有很多种动力来源。

混合动力的普及

新一代环保车主要包括纯电动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及燃料电池车(FCV等车型,其中,油电混合动力以日本、美国市场发展最为成熟。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有各具特色的技术路线。在纯电、插电和混合动力上,由于价格低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美国市场上纯电动车型最受欢迎。

日本选择油电混合动力技术作为优先发展路线,丰田生产的普锐斯推出已经超过15 年,在全球累计销量超过 800 多万辆。在混合动力汽车技术、产业化、销量方面日本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前丰田已有27款混合动力(HEV)乘用车、1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在9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据日本全国轻型车协会联合会公布的15年上半年乘用车销量显示,高居榜首上半年的普通乘用车销售冠军是销量高达121240辆的丰田混合动力汽车“Aqua”。

《能源》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混合动力如此受欢迎是因为,日本很多汽车企业认为,混合动力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根基。在混合动力基础上,减去发动机成为纯电动汽车,增加电池容量和电源插口可以改装成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换装氢燃料电池和发动机成为氢燃料汽车。

在欧洲,更多的汽车企业则选择插电式混合动力作为自己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主流,这是因为欧洲的汽车企业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上有着浓厚的技术沉淀和悠久的研发历史。

宝马汽车开发负责人Gerhard Thiel在日本的新车发布会上强调称,插电式混合动力可以显著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和燃效性能。具体来说,通过提高加速性能和反应速度、强化牵引控制,以及通过混合动力提高能源效率等,可以实现比发动机车更出色的性能。

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是混合动力系统,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性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混合动力系统总成已从原来发动机与电机离散结构向发动机电机和变速箱一体化结构发展,即集成化混合动力总成系统。

一位行业研究人员向《能源》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如果以混合动力总成的动力传输路线分类,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SHEV),主要是由发动机、发电机和电动机三个部分组成动力总成,不过这一结构的燃油经济性还有待提高,这种动力系统在城市公交上的应用比较多,轿车上较少使用。

第二类则是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这种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成本也较低。由发动机与电动机、发动机或驱动电机两大动力总成组成。这种装置更接近传统的汽车驱动系统,机械效率损耗与普通汽车差不多。这种系统的混合程度较高,目前技术已经成熟,应用广泛。本田汽车生产的混动版雅阁和思域就采用了这种工作方式。

最后一种就是混联式混和动力电动汽车Split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SHEV),由于这一结构包含了串联式和并联式的特点,所以业内也称为串并联式。相对于另外两种结构来说,这一结构的联结方式系统复杂,成本高。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销量第一的混合动力汽车,丰田普锐斯采用的就是这种工作方式。

另外,如果按照电机的输出功率在整个系统输出功率中占的比重,也就是常说的混合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轻度/微混合动力(Mild hybrid)、中度混合动力(Power assist hybrid)、全混合动力(Full hybrid)、插电混合动力(Plug-in hybrid)四类。

一位汽车业的资深人士评价说,目前在还找不到理想的高质量比能量和质量比功率的车载电源之前,电动汽车的发展暂时受到阻挠。因此,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既可以看作是一种过渡车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独立车型。

混合动力路在何方

虽然目前看来纯电动汽车是终极环保车之一,然而与汽油车相比,纯电动汽车的性能(行驶距离和充电时间)以及性价比非常低,以至于其地位并不稳固。使纯电动汽车全面普及的条件是实现超越现有锂离子电池的高性能电池。目前各国、研究机构和企业都在推进相关研发。

如果不能在电池上取得突破,纯电动汽车就无法实现飞跃发展。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日前就曾公开表示,当前长里程的纯电动汽车不宜作为我国的发展重点。


在材料领域的尖端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日本拥有压倒性的强大竞争力,因此,新的突破确实极有可能会在日本出现。

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在于电池。放眼世界,能真正推进车载电池业务的只有日本和韩国。目前,日韩之间还存在技术差距,而且中美欧电池厂商的实力较弱。

我国把发展纯电动作为主线,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通过在纯电动技术领域与外国企业展开竞争,实现弯道超车。智车优行CEO沈海寅接受《能源》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技术因素上讲,传统的发动机到电机,可以说已将“心脏”对汽车的限制降到最低了。即使是最差的电机只要功率够,也比最好的发动机表现得要好。

近百年来,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一直被欧美日的汽车制造厂商所垄断,中国的自主车企在技术方面一直无法赶超获得充分的自主发挥。沈海寅说,但是如果利用电池电机技术,中国车企就可以和传统车企站到一条起跑线上,并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机会和自主权。中国汽车产业在内燃机时代落后了,在电动汽车时代迎来了一次超越的机会,智能化和互联网可能是汽车产业再次实现转型创新和弯道超车的战略性机遇。

不过,反观全球市场,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这三种新能源汽车中,现阶段只有混合动力汽车投入了大规模使用,尽管纯电动汽车被很多人当成新能源汽车的希望,但油电混合技术因为综合性能高、技术成熟应用性强,更适合当前节能减排的主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专家向《能源》记者表示,当前的纯电动汽车存在续航能力、成本高等目前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他更看好未来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前景,他认为这是最具实际开发意义的低排放和低油耗汽车。

另据记者了解,国内一些车企也已经开始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预计还会有更多的厂商将加快新能源技术投入与应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6ded06b9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