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赏相依倚

2022-08-04 14:1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与赏相依倚》,欢迎阅读!
相依



读与赏相依倚

——我在古诗词教学中指导学生“读”与“赏”的几点做法

如何使学生在走近诗词感受诗词的过程中充实学养,提高审美素质,产生对文学的兴趣呢?我在诗词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品味饱含隽永意蕴、表现美好形象的韵味独特的精粹的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欣赏诗词之美。 一、读出语言的画面美。

读诗就像看画,而诗人的情意,既是融注于形象中,而并非特别说出来的。如我在执教《明月几时有》一文时,引导学生感受几幅画面:诗人要表达离愁别苦的情绪,就勾画“月下独酌”的伤感画面;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要抒发欢悦赞叹情怀,就描绘了“天上宫阙”一派想象中的景;而寂寞哀愁之情,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凄凉画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读出语言的色彩美

首先激发学生鲜明而丰富的色彩美感,然后再深入感知色彩之后新描绘的事物,来美化多彩的诗意境界。如:李清照《如梦令》一词,整个画面没有写颜色,却色彩艳丽:藕花红,欧鹭白,荷叶绿,湖水蓝,意趣盎然。这首景物词,不仅描绘了自然美,而且诗人用自己的感情思想,给大自然景象添给生机,赋予大自然以诗请画意和勃勃生机。这样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的自然景色,不仅给我们以清晰的美的享受,令人赏心悦目,而且体会到了人情美、人性美。 三、读出语言的动态美

中国古诗词中很多佳句动感十足,意态传神,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如:辛弃疾《西江月》上阙“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鹊惊、蝉鸣”以动衬静,更显乡村静谧。这样静中的动态演示新奇生动,产生动静相生的不俗境界。 四、品读语言的音乐

音乐美应是诗词艺术的重要因素,诗词在古代是入乐歌唱的,诗词语言的音乐主要表现在节奏、押韵、音调等几个方面。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押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平仄)既音调铿锵婉转,又利于情感抒发。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 五、读出语言的哲理美

中国古诗词中很多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杜甫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






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性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总之,阅读欣赏古诗词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思维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一个是阅读,一个是欣赏。他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赏析,逐步渗透品读语言,尽情欣赏古典诗词之美,从而使学生步入文学的殿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74ddb04028915f804dc2c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