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于连与拿破仑

2023-02-13 16:0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于连与拿破仑》,欢迎阅读!
拿破仑,于连

浅论于连与拿破仑

文学院中文系 全华军 0111130

于连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司汤达在其代表作《红与黑》中塑造的不朽形象。于连形象之所以伟大,是其作为一个社会底层的青年对不平等社会的抗争,他有着出众的才华,想着出人头地,渴望成为拿破仑一样的风云人物,可是由于社会的黑暗和压迫,于连最终走上了悲剧之路。于连一生是短暂的,是充满反抗的一生,是勇敢而孤独的一生。

于连的一生深受拿破仑的影响,可以说是拿破仑彻头彻尾的崇拜者。于连的一生跨过了两个时代,幼年是在拿破仑时期度过的,成年后是在复辟的波旁王朝度过的,拿破仑为革命的法国赢得了欧洲的声誉,也为出身贫寒而有才华的下层平民创造了他们到达生命的光辉之点的有利条件和开阔人生前景的最伟大可能性,在于连看来,没有发迹前的拿破仑与其是多么的相似,一个是远离法国本土的科西嘉岛民,入伍后只不过是下层的军官;一个是维立叶尔这样一个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小城的木匠儿子,同样的,没有高贵的出身,但却有过人的才华,于连梦想着想拿破仑一样叱咤风云,干一番事业,实现自身的价值,的确,在拿破仑所创建的那个时代,出身不再左右人命运,个人才能是决定个人前程的关键,这样的时代给了他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继而创立大事业的可能性。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出身贫寒、心底单纯而又充满幻想的于连产生了一种对伟大事业的可望和强烈的英雄主义的“责任感”

可惜,光荣的时代很快就结束了,王政的复辟粉碎了于连的梦想,重新建立起的等级制度堵死了像于连一样有才华的平民知识分子上进的道路,一切似乎回到了过去,专制、僧侣和大资产阶级三位一体的统治,使法国社会进入了新的黑暗时期,理想破灭了,前程黯淡了,个人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但于连心中“神圣的火焰”并没有熄灭。两个时代的强烈对比,使他更崇拜拿破仑,更怀念那个已经逝去的年代,一种生不逢时的愤嫚萦绕在他的心头,强化着他的平民意识和反抗情绪。

现实是上流社会容不下于连这样有才华但来自下层社会的青年,他们打压于连,限制他的发展。社会的不平等和黑暗的现实,激起了于连的反抗,同时,迫不得以,把自己伪装成拿破仑的一个反对者、痛恨者,把毫无意义的《新约全书》和《教皇传》背的滚瓜烂熟,说着一些言不由衷的话,以期待通过这些方式获的机会建立一番事业。可是当于连踌躇满志之时(于连通过与玛特儿小姐的婚事,获得骑士称号、庄园和陆军中尉的军衔),贵族和教会狼狈为奸,设下圈套,通过教会特务威逼市长夫人写告密信,以致木尔侯爵取消了婚事,激愤之下的于连向市长夫人开枪射击,因而被处以死刑。

《红与黑》在引入于连这个人物之后不久,便介绍到:许多年来,在于连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点钟不提到拿破仑名字的,“一想到拿破仑,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下级军官,又卑微,又穷困…….靠了身上的佩剑,便做了世界的主人。”于连便有了无限的安慰和几倍的快乐。作者一开始便强调了拿破仑对于连的重要性,拿破仑是于连未来生活的写照和现实生活的对照,在生活中,于连处处拿自己与拿破仑做比较,如于连在想象巴黎的众多美丽女人时,他想到:“天下这么多的美人,为什么不能被一个美人所爱;譬如拿破仑幼年时,还在卑微的境况里,然而那个光辉灿烂的波牙列夫人便看中了他,为什么自己不如拿破仑呢!从这可以看出,于连在某种程度上,认为自己和拿破仑具有同样的才能,期待着拿破仑身上发生的一切能在自己的身上发生。受拿破仑靠军功起家的影响,他做的最多的梦就是去当兵,“不是阵亡,就是36岁当上将军。

同时,拿破仑又是于连的精神教父,于连从其思想和精神中汲取营养和动力,如在市长家里做家教老师的闲暇时,于连“专心阅读那位英雄的辉煌战,浏览那本宝书,以锤炼意志,振作精神,”拿破仑的那种时时刻刻准备作战的战斗精神深深影响了于连,浸入到他作为一个青年自然具有的荷尔蒙的时间与领域,在业幕笼罩的花园中,他第一次主动去抓市长夫人


的手,从始至终,就是在这种战斗精神的参与下完成的,如果不是市长夫人被善良和柔情蒙住了眼睛,他这一战斗性、占有性十分露骨的唐突、生硬、粗暴的示爱方式,肯定会把这个温柔的少妇吓的惊慌而逃。同样,在他收到玛特尔小姐约他幽会的密信后,他内心里并没有产生多少爱的冲动,虽然这个漂亮而有个性的贵族小姐一直使他颇为心仪和心动,而是紧张的进行分析、戒备、探测、侦察,采取防范措施,甚至做了最坏的应变准备,整个过程中,就像是策划与进行一场战役,与其说他是一个兴奋的情人,不如说他是一个充满警备与战斗精神的拿破仑战士。

当我们了解了拿破仑的战斗精神对于连的巨大影响之后,就不难理解于连在法庭上的慷慨呈词,并拒绝上诉的行为了。长期以来,于连一直准备着与他的敌人进行战斗,可是畏于大局(也就是自己的前途),他不得不把自己伪装起来,压抑自己的反抗情绪。可是对于连这样一个战士来说,“不战,宁死!”终于当他发现自己受到敌人的攻击,他便全力反击,不计后果。因为长久以来,他就在寻找一个与敌人痛快决战的机会。

虽然于连十分崇拜拿破仑,拿破仑对于连的影响业十分巨大,但于连只是于连,除了与拿破仑同出身卑微外,于连身上很难再找出拿破仑的影子。于连和拿破仑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前者感性,感情随着周围的环境的变化波动,容易激动,办事鲁莽、冲动,同时又好猜疑,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于连迥异与拿破仑的地方。当他得知市长夫人写了告密信而气急败坏,顿时失去理智,一心想要报复,根本就没有想要去打探事情的来龙去脉。另外,又如他没有搞清楚侮辱他的到底是谁侮辱他之前,便急着找一个贵族去决斗。于连是一个敏感的人,这种敏感造成的他的好猜疑性格,在文中,他几乎是怀疑任何人,甚至带着一种敌视的态度。他对社会的复仇从头到尾,都是他一个人的行为,可以说于连彻头彻尾的是一个孤胆英雄。同样出身于地层,拿破仑则完全是另外的景象,拿破仑是一个其貌不扬的人,这在第一印象中,无法给人一个好的感觉。但不同于于连,他不是一个自卑的人,有的只是自信。他是一个大气的人(于连与其相比,有点小家子气),遇事沉着冷静,这点可以才他统帅几十万大军横扫欧洲可以看出。从不在乎一物的得失。如他在意大利得知他的妻子约瑟芬背着他与别的男人有染,但是按捺住心中的怒火与悲伤,从容指挥军队作战。与于连的孤胆英雄不同,拿破仑是个善于团结他人的人,能带动大家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同时有你能关爱下属和士兵,能够赢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一句话,于连不是拿破仑,于连成不了拿破仑。

拿破仑永远只有一个,但于连可以有很多个。人们都知道拿破仑只能有一个,但这并不妨碍千千万万的“于连”崇拜拿破仑,以其作为自己的榜样,去努力、去奋斗。谨此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80573513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