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诗歌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22-07-26 10:1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反思诗歌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欢迎阅读!
鉴赏,反思,诗歌,存在,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反思诗歌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李春男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03

诗歌是我国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占据着绝对的核心地位。无论是最早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远古时的古歌谣,还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歌全盛时期,诗歌都用它无限的魅力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诗歌短小精悍,它在简短的文字里包含的是人们对世界,对社会,对生命的观点和看法,蕴含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思想内容及情感,在诗歌中我们可以探究出无尽的人生感悟,而这些对我们学生能力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意义,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新课程的改革中,高中新的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诗歌作品,选修中也单独有了诗歌散文的鉴赏,并且诗歌鉴赏更成为了高考的必考内容,那么这就意味着在诗歌鉴赏上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中指导我们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虽然语文教学过程中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进,教师和学生都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但在我们的诗词鉴赏上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翻译诗词。由于诗歌是用简短的文字表达较多的内容,而且学生习惯于在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对诗词进行赏析,所以就产生了将古典诗词教学等同与一般文言文教学的情况。学生习惯于教师在讲解诗词时先逐字逐句进行翻译,翻译完之后才能去对诗词进行具体的讲解,分析其内在的意蕴。例如在讲解《燕歌行》时,由于整首诗歌有的词语意思学生无法理解,不能从整体上去把握诗歌的意思,所以教师就要先去结合课下注释,帮助学生去了解诗词的内容,之后才能去分析诗歌的情感和手法。在这样的教学情况学生自然也就无法体会到诗歌的那种含蓄之美。

二、教学乏味。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如学生的文学素养差,教师参考资源有限等等,教师对于诗歌鉴赏的教学始终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只有采取和以前差不多的方法去讲解诗歌。

首先繁琐分析。教师为了在诗歌教学中不会产生缺漏,所以在教学中尽量做到面面俱到,从最开始的解题,作者介绍到背景解析,教师要把有关诗歌的很多内容交代给学生,以方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而学生就要在还未正式进入诗词本身的鉴赏前就要先了解非常庞杂内容,一首优美的诗歌经这么一讲无任何美感而言,还怎么会提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呢?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那就更谈不上能够学好了。

其次是单一教法。教师大都以一解题、二释词、三解构、四总结这样一种模式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机械乏味。要知道,很多诗歌中都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c7a62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