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状物,一江春水向东

2022-04-11 16:05: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写景状物,一江春水向东》,欢迎阅读!
写景,状物,春水

写景状物,一江春水向东

作者:流蒋瑶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6年第9



江苏省响水中学 蒋瑶

【摘要】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高中语文课本中编排了大量的诗歌,是学生学习写景状物抒情的绝佳素材。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写景状物对抒情的铺垫作用,旨在通过引导,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 写景 状物 抒情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从写景状物中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从历年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诗歌鉴赏是必考的试题内容。诗歌总是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因此,读懂诗歌必须从读懂写景状物来握诗人思想感情。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形象、语言、意境、风格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学习古人写景状物,通过描写景物抒情

一直以来,诗歌在情感表达方式上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这个载体就是景物。因此,古人就把思想感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获得生命的共感。诗人通过观赏山水等景物,在描写过程中探索自然界的变化,并从中获得人生的启示。这样,就借山水来拂去世俗的尘埃,消除心中的烦恼。感情的寄托总是与自然界一草一木息息相关,从与山水的感情交流中不仅领略了山水风景丰富多彩的美,而且也激发诗人对人世沧桑变迁的感慨。所以,诗歌这种文学作品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高中语文课本中无论是《诗经》还是《楚辞》或者唐诗到宋词等,在名家辈出的年代,涌现出一大批璀璨夺目的写景抒情的诗歌。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写景抒情类诗词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对自然景物的表写来抒情。从写景状物中学会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学会关心国家大事,学会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在借助诗歌养分的同时把民族的根深深地扎在心里,从而在走遍天涯海角之时,也深深地打上中国人的烙印。

二、通过工整句式表达,使音律显得抑扬顿挫

我们知道,诗歌讲究严格的对仗句式。对仗就是我们所说的对偶,对偶能表达的意思更有气势、更充分,更节奏鲜明。从句式结构上来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严对就是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例如:杜甫在《登高》中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这两句集中的表现了秋天的景色,诗人在登高的同时仰望那茫无边际的天空,此时正值深秋,那萧萧而下的树叶,衬托诗人悲凉的心情。再俯视看看那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长江水,一股愁绪涌上了心头。其中对仗的是“天”与“风”、“高”与“急”、“沙”对“渚”、“白”与“清”,朗读起来有节奏感。达到了奇妙难名的艺术境界。诗人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怀。诗人写景还用了“无边”、“不尽”,让下文的“萧萧”与“滚滚”更加生动形象化。这样的描写既让人联想到落木的声音,以及长江之水汹涌之状,在无形中透露出韶光易逝与壮志难酬的感怆。这也是杜甫沉郁风格的集中体现。

三、通过写景借题发挥,推敲作者思想情感

鉴赏诗歌不仅看诗人如何写景状物,还要认真推敲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有不同的人生观与表达技巧,所以往往从不同角度来表达。主要通过这样的表达技巧:首先,是诗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fcad3960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