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思想

2022-04-25 12:2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学思想》,欢迎阅读!
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 1.黑格尔

乔治 威廉 弗里德里希 黑格尔,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的政治思想是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表现.

青年时期的黑格尔在法国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推崇理性,主张人权,他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的黑暗,渴望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与兴盛,表现了极大的爱国热忱.

黑格尔晚年的思想渐趋保守,在继续主张改革和进步精神的同时,极力论证普鲁士专制君主制度的合理性,赞美普鲁士王国.1821,黑格尔政治思想的代表作《法哲学原理》一书出版,书中集中,系统地表达了他的政治思想.

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 格尔明确认为国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国家高于社会和个人.为了实现德国的统,黑格尔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黑格尔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王权三种,强调王权的地位和作用. 2.孔德

奥古斯特 孔德,实证主义的创始人.作为法国哲学,社会学,他的实证哲学和政治思想对以后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孔德20岁时担任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秘书,深受圣西门思想的影响.后来,孔德与圣西门在政治和思想上的根本分歧导致了两人的决裂.1824年孔德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实证主义思想体系,1848年组织了"哲学协会",形成了实证主义学派.他的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实证政治体系》(1851-1854)和《实证宗教教义问答》(1853).

他最早提出"利他主义"一词,认为利他必须以利己为基础.他主张社会团结和秩序. 3.边沁

耶利米 边沁,英国法学,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1776,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片论》,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改革主张.1789年发表了《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该书使他名声大震.

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

边沁的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正是在功利原则的指导下,边沁提出了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 4.儒家学派

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孔子.他继承了西周以来的文化传统,整理并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这些典籍后来成为儒家经典,称为"六经".孔子提出了系统的政治学说,创建了儒家学,他成为儒学的祖师.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孔子外,有孟子,荀子.

儒家学派的主要特点有三:其一,祖述尧,,宪章汤,,尊崇先王之道.其二,崇尚礼义即尊卑上下等级秩序,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政策原则倾向于人治,德政.其三,尊崇孔子.无论儒家中的哪一个支派,对尊奉孔子为祖师. 5.老子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任东周守藏史,为周王室管理图书典籍.老子生活的时代与孔子相同,但年纪要长于孔子.老子的著作有《道德经》,一名《老子》,分为上,两篇,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老子》全文约五千字,言简意赅,思想深邃而富有智慧,政治主张的核心是无为政治. 6.韩非

祖上为韩国贵族,他拜在荀子门下读书,极为刻苦.韩非看到韩国日渐削弱,非常忧虑,他发愤著书,探索救国图强的道路.但他的主张并不为韩国的君主所采纳.后来韩非来到秦国,很得秦王政的赏识,却遭到李斯的忌妒和陷害,冤死狱中.韩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将法家学派的法,,势理论融为一个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张君主专制.韩非长于著述,今有《韩非子》五十五篇传世. 7.李斯

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曾师从荀子.入秦后,先为客卿,后升至廷尉.统一中国后,任丞相.秦始皇死后,与宦


官赵高奉胡亥为帝.后被杀.

李斯是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他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李斯的极端化政治思想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坚持思想文化专制;二是提出"督责之术".前者排斥广大士人们,从而削弱了秦帝国的社会基础.而且李斯颁布《焚书令》,毁掉了文化典籍,禁锢了人们思想,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千古罪人.后者强化了君主的个人独裁,阻遏了统治集团其他成员参政议政的可能,这就使得秦统治者的统治与应变能力急剧下降,最终导致了帝国的速亡. 8.玄学

玄学产生于汉末,兴盛于魏晋.当时,政治动荡不已,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异常激烈,残酷.士大夫们既热衷名,又想寻求精神慰藉.思想上,儒家思想衰落,老庄之学复兴.玄学因而得以兴起.玄学推重《老子》,庄子》,《周易》,称之为"三玄",又注重对抽象"玄理"的阐发,因而得名"玄学".玄学不重研究具体政治社会问题,专心于本体问题上的思辨,但并不脱离政治,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是一种政治思潮. 9.韩愈

韩愈,邓州南阳(今河南孟县),是唐代著名文学,古文复兴运动的集大成者.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谥文,故世称韩昌黎,韩文公.他早年境遇艰苦,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在政治漩涡中几起几落,官至吏部侍郎.韩愈也是唐中叶著名思想家.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维护儒学正统地位,排斥佛老,提出道统论,性品说.有关论著主要收入《韩昌黎文集》.

韩愈以儒学正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不遗余力排抑佛老,但对佛老又有借鉴和吸收,用以改造儒学,理学思潮的先声.在政治上,他较保守,维护君主专制,反对革新,但又重视人才,奖掖后进,关心民生,有积极的一面. 10.民本

民本思想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国为君之本,民为国之本,在君,,民三者中,民是最基础性的要素.以在政治上要以民为本,围绕民本来制定和执行政策. 11.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宋朝著名政治家,军事,文学,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与欧阳修等在皇帝支持下进行改革.改革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减少冗官,提高效率,是范仲淹等人所发动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他提出了"明黜陟","精贡举","抑侥悻"等改革措施. 范仲淹对军事问题也很重视,他强调军事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对军事人才的选拔.尽管在守旧官僚的排挤下,庆历新政虽然很快夭折,但改革的呼声并未就此沉寂,反而更为高涨,更大的改革在酝酿之中.范仲淹和李觏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提供了有益参考,是王安石变法的先声. 12.程颢,程颐

程颢,字伯淳,河南伊川(今河南伊川县),世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程颢之弟,世称"伊川先生".北宋时理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们政治上都反对王安石变法,学术思想也大体相同,被称为"二程".其著作主要有《河南二程全书》.二程曾师从周敦颐,但并不拘泥师说,理学的贡献超过其师.他们将理提升为最高范畴,提出天理说.理学亦因此得名.他们长期讲学于洛阳,故其学被称为"洛学". 13.理一分殊

理或称道,天理,理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最高范畴.理是本体论层次上的范畴,其它范畴均为理所统摄.理学家以理为天地本原,万事万物皆由理派生.

理一分殊的概念是二程率先提出的.二程说,"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理.同时它们各自的理又都根源于天理,是天理的具体体现.朱熹也说:"伊川说得好,理一分殊.天地万物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理一分殊解决了一与多,同与异的对立统一问题,使儒学理论严密化.

,理一分殊在政治上的价值就是为儒家伦理纲常和等级秩序提供了精巧论证. 14.朱元璋

原名重八,后改名兴宗,字国瑞,安徽濠州(今安徽凤阳).幼年时因家庭贫困曾出家为僧.后投入濠州郭子兴率领的起义军中.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接管了其部队.至正十六年(1356)攻克集庆,改名应天府,初步建立了政权.至正二十七年(1367),出师北伐,次年八月攻克大都,元亡.当年正月,朱元璋已于南京称帝,国号大


,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

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章立制,制定了众多政策,以巩固皇权和新王朝.在这一过程中,朱元璋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干,其制定的制度和政策对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治国思想主要有:强权与集权主,安民思想与人才观,严整吏治思想等. 15.王艮

初名银,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少时,因家贫辍学,参加煮盐劳动.十九岁后,开始经商,家境渐宽.王艮也得以专心研究学问.他潜心自学达十年之久,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开始讲学.正德十(1502),王艮赴江西拜谒王阳明,并投入其门下,学习王学.王阳明卒后,王艮自立门户,授徒讲学.王阳明心学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分化,形成十多个不同流派.其中以泰州学派最具特色.该学派发展了心学的世俗化倾,并倡导平等思想.王艮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

王艮素来不喜著述,所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其子孙及门人编有《心斋王先生全集》,清人又编为《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 16.王夫之

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出身于儒学世家.组织过匡社.参加过武装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衡阳石船山,潜心著述,自称"船山遗老",因而被称为"船山先生".其著作主要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读四书大全说》,《读通鉴论》等,有《船山遗书》.王夫之及其思想在当时并不为人知.二百年后始被发现,并受到高度评价.其成就主要集中于政治哲学方面.

王夫之精研儒学,对佛道有深入的理解,在对各家思想融会贯通的基础,综采各家,形成了内容丰富,庞大的政治哲学体系.其要点有:理势关系与通变思想――认为时,,,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因时而变法就是自然和合理的;理欲合一的观点――理欲都是自然的产物,因而欲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合理性,理欲可以并行不悖,和谐共处;道器统一――道为本,器为末,器具有普遍性,道器相须,两者有机结合.

王夫之是传统政治哲学的极大成者.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在近代其思想的价值为人们所发现和承认,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和进步起了积极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04bb24f8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