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城古韵 阅读答案

2022-08-19 19:1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瓢城古韵 阅读答案 》,欢迎阅读!
古韵,答案,阅读

瓢城古韵 阅读答案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瓢城古韵

小雨淅沥,不要雨伞,不邀友伴,拂着如许的春风,静静悠悠地穿行在我们这座小城的老巷中。一条条老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似清谷。走进小巷,多半是为了这些小巷古朴而又儒雅的巷名:浠沧、集仙、板桥、文曲、纯化、儒学

从热闹的剧场路东西分别岔进,有数条小巷,这些三四米宽的小巷,两侧均是黛瓦青砖粉墙,人、车稀少,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有一些颓破的围墙上,摇曳着几株城市里罕见的狗尾巴草,旧式的木排门扣得紧紧的,门楣上垂着绿绿的苦艾,墙根暗绿的苔藓斑驳如枚枚古钱,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小巷曾有的故事。任思绪随眼前的苦艾啊、苔藓啊、狗尾巴草流淌,一时就有些恍惚:这一条条古巷,哪一块石板上曾留下建安七子陈琳的足迹,哪一扇木门承接过施耐庵先生的叩击?小巷不语,春风不语,只有紧闭着的院门后传出一阵嬉笑声,一树粉白粉白的繁花从围墙内茂盛出一派明媚,是桃?是李?真想去叩一下那历经百年黑亮亮的木门,那来开门的是千年前扎抓髻的童子还是身着罗衫的丽娘?

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有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春风春雨中,似听得范仲淹先生的吟哦,细若游丝又振聋发聩,这扑面而来的是宋朝的风还是明朝的雨?

踩着百年的青砖路,抚着千年的汉代瓦,走着思着,一抬头,已到了清初著名书法家、爱国诗人宋曹

2.本文作者巧用问句传递出怎样的情感?试举一例分析。

3.揣摩并理解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春风春雨中,似听得范仲淹先生的吟哦,细若游丝又振聋发聩。

一枚完全风干了的柳叶盘旋飘落在大门外的石狮边上,在春阳里金亮亮的,泛溢出生命完全的辉煌,一如仰止堂上遒劲的"千载孤忠";四个大字,一如这祠间气节凛然不可侵犯的主人,在小城人的心中,散发着凝固又缕缕不绝的清香。

4.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从修辞的角度选择你喜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5.结合全文,就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并阐明理由。

答案:

1.作者行中思,思中行,小巷那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历史氛围、古色古香的建筑、儒雅灵秀的巷名,甚至那颓破的墙壁、斑驳的苔藓、迎风摇摆的狗尾巴草、旧式的木排门等等,无一不把作者的思绪拉回千百年前,"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

2.例句:"这一条条古巷,哪一块石板上曾留下建安七子陈琳的足迹,哪一扇木门承接过施耐庵先生的叩击?";此处问句并非求证答案,作者在探寻和瞻仰建安七子陈琳、施耐庵先生的过程中,抒发了对他们的追念、敬仰之情和对瓢城眷恋热爱的悠悠情思。 3①"振聋发聩";写出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对后世的巨大警醒作用。②"缕缕不绝";写出了那种凛然的气节、忠贞的精神对后世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世代传承,经久不息。

4.例句:"门楣上垂着绿绿的苦艾,墙根暗绿的苔藓斑驳如枚枚古钱,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小巷曾有的故事。";赏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苦艾";"苔藓";以人的情感,细腻生动地写出了小巷古韵,富有情趣。

例句:"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有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青砖比喻成泛黄的线装书,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城小巷的悠久历史及文化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瓢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

5.启示:保护城市历史遗迹,让城市古韵永存。

理由:由于日新月异的建设让瓢城"登瀛远眺";"红杏青帘柳外城";的美景不复存在,若不再珍视,甚至人为破坏,城市将失去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悠悠古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0fe87286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