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流年里的古渎

2022-03-21 01:24: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光景流年里的古渎》,欢迎阅读!
光景,流年,古渎

光景流年里的古渎

苏北平原的腹地,串场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将沿途旧时的盐场、草场和粮场勾连成串,铺撒在平缓舒展的绿野之上,古镇盐渎便坐落在河畔栉风沐雨。

冬已去,春未来,海风依然粗粝咸涩。天气乍暖还寒,寒朔式微,不过看似僵冻沉寂的泥土下面已经孕育着喷薄的生机。

一场春雨一场暖,细雨微风斜,轻露带海咸,抹去了寒意。春天到,人们深藏的希望,也跟着春潮跃跃欲动起来。

四月谷雨。盐场才染修眉新绿,漕河尽落雪霑琼缀。“山桃溪杏二三载,杨柳小院春意满。”风吹开心扉,吹着希冀,一路吟啸且行徐徐。雨乘风而来,染出满园新绿,晕出一树花苞,一层比一层柔、翠、灵,浓墨重彩,书写着春的私语。“绿杨烟外晓寒轻”,不禁让人期待“红杏枝头春意闹”,古渎预备着与群芳一同灿烂盛开。好一个人间四月天! 花开无寂。正是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花盛开。阳光柔软,普照河场的岔溝阔野,无垠的湿地绿遍海岸,蔓延到海天之间的芦蒿酝酿许久的欢喜,无所拘谨地挥舞起青绿的碧芽。一个又一个翻转如飞的日子,一缕又一缕温润如斯的阳光。我们等待着、期盼着,数百次的翘首,数千次的祈祷,从乍暖还寒到踏碎琼瑶…… 呀!盐蒿花开,心暖无寂。

万物葳蕤,花絮缠绵着和春风渐渐远去,夏天到了。

赶海的人们行色匆匆,似是忽略了身边的变化。但是额头上沁出的细微汗珠,透露出兴奋和急切,期盼夏季渔场张网开捕。

渎里黄梅落花,芦草萋萋。当毛茸茸的叶子由嫩黄转为深绿色时,就从里面钻出了好几个花苞,没几天就开放了,白的,粉的,紫的,绽放笑颜,“满架蔷薇一院香”招引来蜂蝶,嘤嘤嗡嗡,逗闹打趣。绿叶渐渐稠密,层层叠叠地托出满眼的姹紫嫣红。花叶一红一绿,一动一静,为初夏抹上一缕明媚。

浅浅的绿芽从河荡苇丛中探出嫰弱的容颜,柔软地浮在水上摇曳,不几天,叶子一圈又一圈蔓延,绿色一层又一层地葱郁。终于娉娉婷婷地立在水中央。清风拂来,田田叶片婆娑摇摆,翩跹起舞起来,愣是给平原的初夏拂起阵阵清凉。

晚风海上来,滩涂披金辉,桨声灯影里,渔舟晚唱,暮色碎成片片金鳞,叮咚跌宕地撒作满天星光。出海归来的人们匆匆忙碌,他们只管着赶路,似是忽略了面前的景色,然而不经意中,他们却又走进了这初夏的风景。


莫不是?只念上林花锦苑,忽略香径已入夏。

盐渎既然是古镇,多少有些文脉,秋自然也来得不凡了。

北纬三十三度的秋天,本来就是夏冬缓推慢移的时间交替带,脚步无声无息地,身姿也静悄悄地。然而,这里的秋却是过节一般热烈奔放,轰动全城。那遍植街道巷陌的新槭老桐瞬间披上盛装,茂叶蔽日而层层叠叠,层林尽染而晃晃灿灿,显得格外绚烂。 盐道旧宅青砖翠檐,院落掩映在枝叶密迭的梧桐树下,安静祥和。暮色降临,桐树下的大排档点亮灯火,热气升腾,吆喝声清脆响亮,路人停下喝上一盅,打开话闸,便温暖了辛劳疲乏的心情。苏北的秋桐就是这么率直坦荡,毫不矜持,自个儿欢歌笑语地朝你走过来,送来一城秋声。

江烟悄生微岚,朔气轻沾寒露。风乍起,硕大的卷叶飞舞飘落,纷纷扬扬,铺满街头巷尾,在脚下吱吱呀呀作响,踩出一道道秋语喃喃。几片桐叶落下,盐渎尽染,故城如旧!

雪后初晴,清香隐约,必是腊梅开了。

这里的梅树遍布在原野河沟的桥口塘畔。雪霁,循香访梅,自是雅事,自然不能错过。 腊梅总是在河滩草木枯荣、万物凋零的寂寞寒冬独自开放,傲对霜雪。即使冰天雪地,盐漕碱地,依然笑靥绽放,芳香依旧……这里的腊梅花显得格外素洁雅净,俯仰天地之间,不染一尘,吐放真美,绽露高洁。从不妩媚多姿,招引蜂蝶;也不多情善感,戏弄纤巧;不矫饰做作,自诩清纯。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时,她把秀台拱手让给那些姿色尽占的花花草草,而自己却悄然隐退,化作一片绿荫悄然融入盎然春意之中,消失在繁华之外。 串场沿岸的腊梅不娇,不媚,也不躁。这里的人们浸染着清香逸气,于繁华之外,在孳矻中邂逅胜日。 尾语

黄泛易道,淮水枯荣,兵燹兴衰之事去之又来,反复无数。

如此岁月轮回,而“淮夷嫔渔”流衍千年光景,串场的河水依旧串城而过,潺潺流淌,沿岸的人家也仍然枕河而居,伴着亢远的盐漕船运号子进入梦乡,又赶在浪花泛白的时候踏着海潮逐日煮盐。

现今的淮夷古地经岁月变迁,已是沧海桑田,不过古镇盐渎的遗风遗韵尚存,就像这里的人们,随着串场河的光景敞亮地栖居在绵远亘古的潟地上,在人与事的光景际遇里绵延瓜瓞。


特约点评

盐渎是江南古镇,大多数人口都是历朝历代江南移民的后裔,从小作者灵秀隽永的文笔可一窥江南文脉之传承。古镇四季,既是自然之四季,故而有江南才子才女视角下的四季流年里的诗意多姿;古镇四季,又是人生四季,故而有了新时代少年眼中的沧海桑田,岁月流转……然而这从新石器时代就有记载的盐城,在沧桑巨变中又有着亘古不变的文化基因,民俗风情……随着小作者情致缠绵的笔触,我们似乎看到一片连接着岁月的大江大河与时代跌宕浪潮的海洋,从容向前。两岸正风光旖旎,诗意盎然…… ——郑凤梅 (湖北语文名师)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202ad771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