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

2022-08-17 12:07: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倍的认识》,欢迎阅读!
认识

倍的认识

执教教师: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 指导老师:福州市鼓楼教师进修学校 卢声怡

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

思考和提出的问题

⒈选择怎样的素材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让思考更具张力? ⒉概念教学要让学生说什么?怎么说?

磨课要点

⒈起点。

已有生活认知:在日常生活中有对倍有感性的生活体验和认识,但缺乏数学本质的提炼。

认知困难:

⑴汉语语言中的“倍”与数学关系中的“倍”不尽相同,会给学习“倍”带来一定的困难,亦起点困难。

⑵学生要在多种学习素材的比对与抽象中,去异求同,认知“倍”的本质,是学习的重点困难,亦抽象困难。

⑶在“标准量”和“比较量”的变化中,学生探究“倍数”变化的原因,准确地抓住“1倍”不容易,较难理解,亦辩证困难。

⑷由于个体差异,可能造成认知的不全面,不深刻,结构不清晰,出现“见倍就乘”的个体差异,亦建模困难。

⑸学生“倍”的学习要经历从加法结构到乘法结构的质变,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学习“倍”的最大困难,亦建构困难。

⒉终点: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倍”概念的本质属性。

⒊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几何直观的理念,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年级上册第50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⒈在实际的数量比较中使学生明确标准,感受 “倍”的概念;

⒉通过动手圈、动嘴说、动手摆,动脑想逐步强化并生成关于“倍”的概念,会通过几个几进行语言表征,即几个几就是几倍;

⒊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倍”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具:自制PPT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⒈勤劳的小兔收获了哪些萝卜啊?(贴出名称) ⒉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

⒊咱们来比一比,萝卜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辨析萝卜名称,从关系入手,直击概念内涵,与已有认知“比多少”衔接,借个体经验呈现“倍关系”,于是课,得以开始。】

二、学生眼中的倍,彰显主体经验 ⒈你会摆吗?你为什么这样摆? 三份表示什么? ⒊为什么要22个摆呢?

⒋“谁为标准,3个为 1份,小白兔有这样的3份,就是3倍”或“灰兔2个,白兔有32,就是它的3倍”的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自己自己摆,说想法,道出了学生对概念的最初的理解,不论“解释”到什么程度,都能暴露出学生的已有认知。什么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什么又是学生说不清楚的,都能一一呈现!这是一种带着缺憾的真实,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顺着这份“缺憾”,去补全,去完善、去引导学生认识倍的意义!于是课,有了方向

三、倍的变式,内化概念认知 ⒈变化“几倍的数”说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弄清为什么“只要含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几倍”的道理将倍的认识与“几个几”联系一起。】

⒉变化“1倍的数”说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小白兔都是6个萝卜,为什么倍数就不一样”的道理。进

2


一步说明“谁为标准”的重要性。】

⒊同时变换1倍的数和几倍数,说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灵活寻找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 四、拓展延伸,从形到数的抽象 ⒈种什么好呢?

⒉为什么他们的倍数关系却一直不变?

【设计意图:借助帮小兔解决“种什么好的问题”和“变式结构”的倍呈现,进一步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形到数地辨析倍的本质

执教者简介

刘萍,本科学历,小数一级教师,现任教于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福州市学科带头人、福州市数学骨干教师,鼓楼区名师。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孩子感悟数学之美、体验探究之乐、不断超越自我,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执教“年月日”“小数解决问题”等在市、区经验交流活动中荣获好评。撰写20多篇文章在CN刊物发表。

所用教材内容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8d010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