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大班幼儿一日生活过渡环节

2023-02-07 21:3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指导大班幼儿一日生活过渡环节》,欢迎阅读!
大班,过渡,一日,环节,幼儿

如何指导大班幼儿一日生活过渡环节

作者:朱黄飞

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09

幼儿在园期间的一日生活渗透了过渡环节,而这些过渡环节都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合理组织安排幼儿的过渡时间,在一日生活中发现教育契机,渗透教育内容,挖掘过渡环节中的教育财富,让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经验。目前,教师在过渡环节的指导容易进入两种错误状态,一种是教师高控的状态,教师对幼儿发出各种指令;另一种是教师对幼儿完全不管不顾,让幼儿进入一种消极等待的状态,浪费了幼儿宝贵的在园时间,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在此,笔者提出了几点改善大班幼儿一日生活过渡环节中教师指导的建议。

幼儿园教师应让幼儿拥有自由活动的时间,而过渡环节能让幼儿在这段时间中有自己选择、自由活动的机会。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提供开放安全的环境,让幼儿根据兴趣选择活动。教师要打破单一的教师指导角色,既是观察者,也是指导者,拒绝权威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支持幼儿的活动。

(一)过渡环节中规则意识的内化

过渡环节是幼儿自主活动的良好时机,是规则意识内化的契机。在集体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发摆放材料,多次提醒之后,形成默契,幼儿会将此内化。教师也可以利用音乐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不同的音乐代表不同的指导方向,播放什么音乐需要做什么,与幼儿达成默契,让过渡环节井然有序 (二)观察者、支持者的角色转换

教师在过渡环节中,要注意观察者、支持者双重角色的相互转换。过渡环节不是让幼儿自己随便玩,放任幼儿不管,教师应加入幼儿之间的活动,了解幼儿的需要,给幼儿提供指导和帮助,以同伴的关系完成观察者、支持者的角色转化,放低姿态,增进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充分发掘其中的教育价值。 (三)尊重幼儿自主游戏的重要性

在过渡环节,幼儿独立自主的游戏欲望,教师应给予支持。教师要认识到幼儿是独立自主的个体,要指导幼儿提前做好规划,比如幼儿来园时,让他们自主选区、制作游戏计划等,让幼儿主动参与。提前做好的计划会让幼儿在自主游戏的同时,场面井然有序。最后,教师再进行收尾,深度挖掘潜在价值。


不少保育员和教师在此时是保教分离的,各自做着自己的工作,没有意识到保育员与教师之间重要的联系和岗位职责,两者之间的紧密合作是过渡环节中的重要组成。 (一)明确职责,相互合作

教师与保育员一起,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表,明确岗位职责的内容,在各个环节衔接过渡中需要做什么,分出重点作为指导方向,避免保教分离的情况,也要避免保教之间重复相同的工作。保育员也是班级的一员,也承担一定的教育职责,所以保教之间要多沟通。 (二)步调相同,观念一致

两教一保教育模式下,教师与保育员应该步调相同,观念一致,在保教结合的原则下,共同合作。比如在收拾玩具时,有的孩子比较随意,收拾完就冲回位置,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观察其他的幼兒,保育员应该帮助收拾慢的孩子,保教之间相互合作,步调一致。 每所幼儿园都会有一日生活作息表,这是幼儿活动安排的大致方向,也是一种参考,但并不用一字不差地执行。幼儿的在园时间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因根据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灵活安排,弹性作息。 (一)巧妙过渡

大班幼儿具有一定规则意识,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的作息安排要灵活,巧妙地进行过渡,让幼儿提前做好计划,做好准备。同时,教师也应该规划好各个环节的时间,避免幼儿的消极等待,解放幼儿时间,幼儿在过渡环节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进行自主游戏 (二)拒绝界限

大班的幼儿会自己上厕所,这是一种良好的弹性过渡。教师应该避免高控的活动,让幼儿自然过渡,不应规定幼儿只能在指定过渡环节上厕所。

教师的各方面都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有正确的育儿观念,知道幼儿的想法,根据过渡环节中实际情况,比如时间、活动类型来设计过渡环节,把握好幼儿在园的每一分钟,做到自由自主、高宽度的自然过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9779edcd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