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原文翻译习题

2022-08-03 08:1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赏析-《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原文翻译习题》,欢迎阅读!
九峰,池州,唐诗,赏析,习题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原文|翻译|习题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此诗为友人张祜鸣不平,表达了作者对张祜怀才不遇的同情

以及对白居易的不满,抒发了诗人对世风日下的伤感之情。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首诗的翻译及习题资料,欢迎大家参考。



唐代:杜牧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多少感慨从内心涌上不能自已,一声画角夕阳照在楼头。 对着碧山整日思念无尽,到哪年愁恨可与芳草一同罢休? 睫毛就在眼前却总是看不见,大道本非身外还去何处求? 有谁能够比得上你张公子,以上千首诗篇蔑视那万户侯。

⑴九峰楼:在今安徽贵池东南的九华门上。一作“九华楼”。 ⑵百感:指内心种种复杂的情感。中:一作“衷”,指内心。 ⑶芳草:象征贤者。即:一作“始”。

⑷“睫在”句:用比喻批评白居易评价不公,发现不了近在眼前的人才。长:一作“犹”。




(1)“角声孤起夕阳楼”一句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3)

答:①照应诗题,②说明“百感衷来”的诱因,③渲染孤独凄凉的情境氛围,④引出怀友

思旧之情。(答出1点给1,3)

(2)第二联前人赞其妙喻,请简要赏析。(3)

答:以山喻思,以草比恨,即景寄情,化无形为有形,(2)具体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思

念之深重、离恨之绵长(1)

(3)联系全诗,分析诗人对友人张祜的丰富情感。(4)

答:①深切思念和离愁别恨;②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不平;③对友人的劝慰和勉励;④赞美

友人的诗才之高和心性的清高豁达(或“表达了自己的崇敬之情”)。(每点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ad04f793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