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2023-11-20 11:1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小兴安岭,反思,美丽,教学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注重引导,感悟祖国山河的美丽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及丰富的物产,抒发了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文章语言生动,文笔优美,在前置性学习中,让学生收集小兴安岭的相关图片欣赏,学生对学习本篇课文充满了热情。

我在教学本课,首先抓住了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步步深入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最后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整个教学过程中感到比较成功之处有: 1、创设情境感受“美”。在教学本课时,我先通过视频,让学生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欣赏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让学生在激情的语言和优美的画片中欣赏、感受小兴安岭的美,很多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以欣赏过,引起了共鸣,然后把文章的中心问题抛给学生:“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情感朗读品味“美”。《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创设了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分层次的朗读,在读中品味小兴安岭的美。读中找景,读与评相结合,要求学生们在预习课文时至少朗读五遍,在读的过程中大脑中持续闪现美的画面。使学生在品评中,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同时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学习这句话时,我问学生:如果用一个词替换抽出,你会用哪一个词

学生说:“长出。”我马上问:“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用长出呢?”有学生说:“在这里用抽出比较恰当,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另外还给我们一种动感。”有的学生说:“抽出要好,如果一个句子中用两个长出,读起来就比较单调。”通过词语的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 4、知识延伸创造“美”。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小兴安岭的喜爱”。这个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顿时课堂活跃起来,朗诵诗的、写小文章的、唱歌的、画画的、……将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没有让学生抓住字词的深刻内涵,展开想象,深入体会。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美景了解不够,在加上学生的朗读水平还不高,对朗读的指导还需增强,以情动人的品读不够,大胆放手的“自读”,读写结合的“创读”等还不够,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朗读的启示不大。在资料汇报方面,很多学生家庭没电脑,可查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有限,不能让学生对兴安岭有更多的了解,前置性学习任务绝大部分学生能落实,也培养了他们查阅资料的水平,增长了知识。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b04c79d7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