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典故简介,到底是什么意思?

2023-12-10 16:12:5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典故简介,到底是什么意思?》,欢迎阅读!
良计,典故,意思,到底,简介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典故简介,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典故简介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是一句谚语。其中包含着两个事件。张良是汉初的谋臣,“过墙梯”是战国时期鲁班为楚惠王攻打宋国发明的。两者之间相差百年之久。

张良,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汉初三杰之一。可以用“千古第一谋臣”来形容他。

传说张良意外得到姜太公吕尚所著的《太公兵法》,从而助刘邦登上王位。大部分人认为《太公兵法》就是《六韬》,也有人认为这两个不太一样,一切分歧都源于无证可查——古书都已经找不到了。而《史记》上则说是黄石公给张良授书,即所谓“一桥三敬履”、“孺子可教”的故事。关于这书,还有其他的名字:“黄石公三略”。还有就是《素书》,也在其中。

汉朝建立后,刘邦谈及张良时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史记·高祖本纪》)。汉六年正月,封为留侯。死后谥为文成侯。《史记》中有专门的一篇《留侯世家》记录他的生平。

过墙梯是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鲁班与墨子之间的对话: 战国时代,一次,楚惠王派公输班制造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知道了,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国郢都来见公输班,说:“北方有个人欺侮我,请你帮我杀了他。”公输班不高兴了。墨子说:“我可以送你很多金子。”公输班说:“我奉行仁义,不随便杀人。”墨子说:“楚国土地广大有余,人口稀薄不足,为甚么要用不足的人口,去夺得有余的土地呢?宋国没有得罪楚国,楚国为甚么要去攻打它呢?你奉行仁义,不杀那个欺侮我的人,却帮助楚王去攻打无罪的宋国,这不就是随便杀人吗?”公输班说:“你说的有道理,可是我已经答应楚王了。”墨子就请公输班带他去见楚王。

墨子见到了楚王,说:“有个人,不坐自己的好车,却要去偷邻居的破车;不穿自己的丝绸,却要去偷邻居的粗布;不吃自己的美食,却


要去偷邻居的糟糠。这是个甚么样的人呀?”楚王说:“这个人爱偷盗。”墨子说:“楚国方圆五千里,宋国方圆五百里;楚国富甲天下,宋国一无所有。攻打宋国,这和那个爱偷盗的人有甚么区别?”楚王说:“虽然这么说,公输班已经给我造了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国。”于是墨子请求和公输班当场演示攻守战阵,楚王同意了。墨子解下皮带作城池,和公输班各拿木片作器具,比试起来。开始时,墨子守城,公输班换了九种攻法,都没有成功;轮到公输班守城,第三次就失败了。公输班放下了木片,墨子说:“我已经派了三百个弟子去帮助宋国守卫城池,他们每一个人都会我的守城办法。”楚王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我决定不攻打宋国了。”

古人赞叹张良的智慧,但又觉得再完美的计谋也有对策,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因此就把“过墙梯”这件事与张良的智慧形成对比,以告诫后人:你有厉害的计谋,我也有应对方案,大家都有对策,各不相让。有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怕,不怕的意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cb847651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