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养花想作文教学

2022-09-11 22:05: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由养花想作文教学》,欢迎阅读!
作文,教学,花想

由《养花》一文想作文教学„„



“我爱花,也爱养花„„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老舍的《养花》一文经久不衰地被编排在小语教材中,自有它独树一帜的魅力——言辞通俗质朴,口语淳朴清新,生活气息浓厚,情深深意切切。认真读进去,又可见作者是做了一番提炼和修饰的。但这提炼和修饰却是那般“非常态”——摒弃华丽,自然得体,恰到好处。流连《养花》,就如同你立足于春日青青的麦田中,放眼望去,满目葱绿,却并不觉单一,内心更多充溢着一份喜悦与激动。毋庸置疑,老舍先生的文笔绝对是以朴素的日常生活为源泉,以深厚的语言功底为后盾的,难怪他被后人称为“语言大师”呢!

读着文章,我不禁笑了,笑老舍养花培育之乐趣;读过文章,我不禁又笑,笑如今作文教学之偏激。假想一下,倘若老舍先生的这篇《养花》是我们考试作文中的一篇,且不说他是“名家”“大师”,就让文章作者以一个普通小学生的身份出现。亲爱的评卷老师,你会给他多少分呢?我想——满分30分,给他个2425分已经是高的了吧?用现在诸多师者的眼光看,本篇作品虽主题突出,首尾照应,但是无尽情铺陈文字之渲染、无灵动多样修辞之妙,无佳词妙句运用之美,无精彩细致描述之微,更甚至,语句颇有重复之繁冗。如此,我们这些人师们便在无意中扼杀了一个个“老舍”。想至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不由汗涔涔,心颤颤了。

说不清从何时起,作文的教与学陷入了一个功利性的怪圈:教师为考试而练,为分数而教,多是为迎合教材而进行的定题训练;学生为应试作文而“生活”被逼动笔,无内容可写,却不得不写。且这写还需“扣住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生动具体,层次清楚明了,语句形象通顺,用词准确优美,书写整洁规范„„”如此如此,学生未动笔心先烦,对作文毫无兴趣。于是乎,抄范文,套课文,写假、大、空、抄、编、套的“高分”作文。这些“怪象”,原因不在学生,而在作文教学的思路和模式出现了问题。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让学生误入歧途;“虚假”的考试成绩在挑战学生生活的再现;僵化机械的教学让千篇一律的作文大行其道。久而久之,就不仅仅是作文“失真”的问题了,潜移默化地,学生在待人处事,也会慢慢“失真”少年,国之未来。由此看来,孔子那句“字


可以兴国,也可以亡国”,一点儿也不夸张。

老舍先生的《养花》一文语言自然简洁,内容充实朴素,毫无矫揉造作之嫌,读着读着,好似作者在和你谈心,聊他的生活,聊他的感受,亲切清新。这应该得益于“真实”吧。此刻,眼前不由浮现出那篇《妈妈回来了》小文——“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会给爸爸过生日,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就是一种想哭的感觉。”这篇作文是一个七岁小孩写的,该文在海外5万多篇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首届冰心作文奖”一等奖。评委对这篇作文的评价是自然率真、素面朝天、充满童趣、非常清新。亲爱的语文老师们,我们在评卷时对学生们的作文要求是不是远远超出了这些专家评委呢?我们更重视“立意的新颖、词藻的华丽、描述的生动”,不经意间,已经把“真实”抛到了九霄云外。 翻翻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吧,专家们降低了对作文的要求,低年级叫“写话”,高年级叫“习作”,更重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发现和体验,更重视真实地重现生活。可是,我们立足今天,却依然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语文老师们,警醒吧,“真实生活”应是作文之魂!只要我们是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巴金说得多好啊,“写作就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我们就是要无技巧地教给孩子生活,也应该深情地,一直横亘到底地告诉他们:真实的生活就是作文!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却在灯火阑珊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ceadfffad6195f302ba61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