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出版经纪人”

2022-04-10 02:23: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眼中的“出版经纪人”》,欢迎阅读!
经纪人,眼中,出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眼中的出版经纪人

作者:吾信光

来源:《出版广角》2011年第05

需要相当了得的沟通、斡旋以及谈判能力,经纪人生存的秘诀也就在这里。

几天前跟一个作者交流。她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消息,说文化公司以后都改成出版经纪人公司了。实际上,最近几年有关出版经纪人的说法不时见诸报端,特别是业内媒体。不过,据我了解,国家至今还没有出台与出版经纪人有关的资质认证体系。这意味着所谓的出版经纪人在我们国家还是一个尚未得到国家认可的职业,就像版权经理人还不是有关政府部门确立的职业一样。

出版经纪人制度肇始于西方国家,但是我不知道西方的出版经纪人是否需要资格认证,反正每次国际书展总有大量的出版或者版权经纪人,或是穿梭于展馆之间,或是交谈于密室之内。西方出版经纪人职业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作家有了相当的需求之后产生的。可以这样说:没有需求,就不会有出版经纪人的出现。

中国的情况呢?是不是需求多得必须有这样的专业人员来充当作家与出版机构的中间人?在我看来,我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难有真正的出版经纪人出现。之所以有这种结论,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客观环境不具备,另一个是主观情况不允许。

就客观而言,五个方面的因素不可忽略。首先,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多年了,可是人们头脑中小农经济意识依然很存在。小农经济意识的根本特点就在于自己干自己的——工协作意识比较淡薄。我记得多年以前,新闻媒体的广告要实行代理制,结果怎么样呢?出于肥水不留外人田的想法,媒体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广告公司——自己给自己代理,真是咄咄怪事!具体说到出版经纪,从作者那里恐怕就很难行得通。我认识一个作者,她宁可让自己不懂出版经纪的亲属做自己的经纪人,也不找专业人员代理。我还认识一个作者,他的经纪人是自己的妻子。实际上,这些充当经纪人角色的人大多没有受过相关的训练也没有实践,更没有经验可资借鉴。尽管如此,作者自己却很放心。

其次,做出版经纪人,经验是很重要的,相关技能也不能缺少。就出版社而言,有几个行当跟出版经纪的某些方面有些联系。一个是版权经理。这部分人对版权法以及版权买卖比较熟悉,但是对选题包装以及市场营销在行的少。另一个是发行人员,对图书销售熟悉,可是对版权买卖以及图书包装又了解不多。还有的出版社的营销人员,但营销人员对其他方面又缺少经验。看来看去,最适合的就是所谓的文化工作室或者文化公司。文化公司的人,如果让他们不做投资商,改做出版经纪,他们的经验够用,他们的市场营销能力没问题,也许他们对版权法也很在行。但是仅仅拥有这些素质还是不够的,还要适应角色的转变。这恐怕是我最担心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e8a3e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