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小企业会计课程建设的实践尝试

2023-05-15 05:4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职会计专业小企业会计课程建设的实践尝试》,欢迎阅读!
会计,课程建设,中职,小企业,尝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职会计专业小企业会计课程建设的实践尝

作者:朱玲娇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11

要:本文通过分析小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现实需求以及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提出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应从课程的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等方面入手,使会计专业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学校教学服务于企业、现在教学服务于未来。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 课程建设 实践尝试

当前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正致力于提升课程的价值,中职学校课程建设应以企业需要学生喜欢的适合职教特点的课程作为价值取向,本文所述正是基于当前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的背景以及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所作的实践尝试。 一、小企业会计课程建设的现实背景

现阶段,中职会计专业教育的层次、类型和就业对象,决定了中职会计教育培养的是初级会计人员。即:培养面向各类中小型企业,能够适应现代会计职业要求,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能应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理想的课程建设应体现三个特点:一是企业需要的,即根据企业的需要来构建课程的内容;二是学生喜欢的,即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决定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与教学方式;三是适合职教特点的,即突出能力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学习,突出做中学 1.小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现实需求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所有各类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占97.11%、从业人员占52.95%、主营业务收入占39.34%、资产总额占41.97%。由此可见,小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小企业而言,无论在生产规模、经营管理水平,还是在会计信息的需求上,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比,它们要求制定的会计制度只要能够满足有限信息使用者的基本需要即可。因此,小企业的会计制度应当符合它们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宜过分繁琐复杂。在实际工作中,有相当部分小企业的会计机构不够健全、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各项管理制度不够规范。这些小企业需要大量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为企业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会计机构,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2.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现行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财经类教材,其主干课程企业财务会计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编写,执行的是适用于上市公司的《企业会计准则》;而小企业会计核算执行的是《小企业会计准则》,两者在会计核算的难度和深度上都有明显的区别。

无论是从中职学校的生源特点看,还是从职教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上看,中等职业教育段的会计专业课程改革都应以《小企业会计》课程为核心。因此,我们将《小企业会计》作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进行课程建设的实践尝试。 二、小企业会计课程建设的实践尝试

根据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所需的职业技能为核心,坚持理论与实训环节的衔接和融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对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尝试。 1.课程开发的科学

1)有明确的开发依据。财政部于20111018日印发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1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再加上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适用于所有的企业,包括小企业,因此,在制定课程开发依据时,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适当考虑《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这样既能使学生避免学习那些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债券、信息披露等深奥的知识,又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2)有仿真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以一个企业(一般为生产型企业)为例进行构建,模拟该企业从组建、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到形成利润等阶段,课程内容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按照企业真实会计工作任务的核算程序和岗位职责内容设计模块化教学的模式,每一个模块主题都是对小企业会计业务的仿真模拟,使学生身临其境,课程内容真实可信,仿真效果好。

2.课程内容的趣味性

根据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在设计课程语言、人物形象、角色名字等方面尽量做到可亲近,接近日常生活,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掌握。

1)课程语言通俗化。会计专业中存在着大量的专业术语,这些专业术语中职学生不易理解、难以掌握。因此,在设计课程语言时应尽量做到通俗化,除了那些不能更改的专业术语,其他文字语言尽量口语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于掌握、通俗易懂。例如在每一章的开头,可以设计一句简单的提问语,来引出本章的内容。如在我们开发的《小企业会计》教材中,讲第一章创办企业时,提出问题:要创办一个企业,需要准备一些什么呢?从而引出需要筹集资金、办理相关手续等内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人物形象卡通化。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他们的喜好,在相关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插图来辅助表达。例如,人物形象可用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形象,使学生一打开课本就能被深深吸引,减小阅读过程中的视觉疲劳。

3)角色命名生活化。为了加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有关经济业务的理解,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对模拟企业的主要人物的命名生活化,如以中国传统节日或二十四节气等大家熟悉的名词来命名,使学生在学习这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时不会觉得枯燥。如在我们开发的《小企业会计》教材中,利华公司的董事长取名为王国庆(国庆节)、总经理李武一(五一节)、财务总监陈仲秋(中秋节)、出纳小雪(二十四节气中小雪)等,都体现角色命名的生活化。 3.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1)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践。理论教学的内容要服务于实践教学的需要,课程的理论主线和实训主线是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的,且自始至终可以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模拟实训中循序渐进,在一个环环相扣的业务链中处理各种实际问题。例如我们在开发《小企业会计》教材的同时,开发了适合学生实践教学的实训教材《小企业会计模拟实习》,使课程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进行实践教学,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2)学校教学服务于企业。学校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企业实践,在设计课程教学过程时,要始终体现教、学、练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校教学充分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例如在开发《小企业会计》课程时,课程教材编写是以一个生产型小企业为主线,模拟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会计事项展开的;实训教材的编写也是以一个小型生产企业某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为主线,模拟该企业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会计处理过程。

3)现在教学服务于将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会计也随之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会计政策也需要不断地修改、变更,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相关制度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尽量将《小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的税收、金融等政策相结合,并随着制度、政策的变动及时进行修订。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并适应新制度、新政策变化的能力,以利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及时更新知识,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职财经专业《小企业会计》课程建设研究.金华市教育规划课题.2012.6.

[2]小企业会计准则研究组.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3]池哲萍.从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看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方向[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2dde45ba1aa8114531d94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