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文言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2023-04-04 04:0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文言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愚公移山,文言文,下册,教学设计,年级

四年级下册文言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文言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1、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比照、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群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以下预习题,并分别叫学生快速作答。(题略)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读。 四、讨论问题。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立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3、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理解: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比照。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增,用开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比照色彩,而且具有挖苦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2fe74c74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