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

2022-12-18 12:2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欢迎阅读!
知识点,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发展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资源配置的手段有两种:计划和市场

2、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是:市场 所以只能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不能说“国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不能说“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不能说“税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也不能说“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3、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价值规律调节价格、供求和竞争,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市场交易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反对:强买强卖、贸易保护、以假乱真

5诚实守信:形成以道德为核心、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1)为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违背诚信的现象?(制假售假、网购陷阱、三鹿奶粉…… ①市场具有自发性。 ②企业缺乏诚信意识。

③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不健全。 ④国家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2)为什么市场经济呼唤诚信?

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③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3)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①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②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每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

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有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④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

为重的良好风尚。



6宏观调控:①依据 :市场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必须宏 ②意义:有利于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资源,防止经济波动和

混乱,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结合材料具体化)

③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④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答①②③,还要结合材料具体化)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一公二共三强控)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8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发展(哲学:发展、主要矛盾)

核心:以人为本(哲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民群众)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哲学:矛盾、联系、发展)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哲学:联系、整体与部分、全局观念)

9、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⑥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

10、关于“三农”问题



1)为什么重视“三农”问题?

①“三农”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基础地位比较薄弱。

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要求。

2)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或缩小城乡差距的措施)

①(农业)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

方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②(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启动农村市场,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居

民户籍制度改革。

③(农民)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

民负担。

④(总结)利用财税政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

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31d7d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