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赤壁》阅读答案附赏析

2022-03-28 16:57: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袁枚《赤壁》阅读答案附赏析》,欢迎阅读!
赤壁,袁枚,赏析,答案,阅读

袁枚《赤壁》阅读答案附赏析



关于袁枚《赤壁》阅读答案附赏析 赤壁



清·袁枚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1.从题材来看,这是一首诗。(1分)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歌的第一句说一阵东风比百万大军还要强大。 B.第二句是说赤壁一战,决定了三分天下的大势。 C.颈联写秋日高照,渔民在江上捕鱼的欢快场面。 D.这首诗歌让我们自然联想起苏轼的《前赤壁赋》。

3.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进行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咏史怀古记游 2C

3、诗歌的最后一句,“乌鹊”二字用典,通过赤壁之战的主角之一曹操的《短歌行》里的诗句,使读者联想起当年的古战场(1分)。同时,他还通过乌鹊凄寒的叫声反衬夜的寂静,营造了一个


凄凉伤感的意境(1分),作者把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抒发了苍凉幽远的怀古之情(1分)。语言表达(1分)

赏析:

赤壁之战是一次轰轰烈烈的战事,是一段不朽的历史。但是,再不朽的历史也要归于平静,再伟大的英雄也要被历史烟尘无情地埋没。当诗人追忆这段往事的时候,沧海桑田的感叹涌上苍凉的诗行。如袁枚的《赤壁》①:

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荻纷纷。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这首诗浸透了时间流逝的沧桑之感。前四句用艺术化的笔墨,画了赤壁之战时惊心动魄的场面。“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明确指出诗人慕名登临的赤壁,就是当年曹操的百万雄师被击溃的地方。“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两句,诗人站在拥刘贬曹的立场上,对火烧赤壁予以高度褒扬。但是诗人描写百万大军厮杀的场面之后,却感叹一切英雄和历史都消逝了,都湮没在山川当中,只剩下默默的东流水、渔船中昏暗的灯火和纷飞的荻花,诗人感慨往事消散如烟、时间流逝如梦。“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则表明心中陡生无限感慨,伴着秋日缓缓东流的“江水”和静谧夜空中的“乌鹊寒声”在静静地升腾。这首诗艺术上最大的特色是倾注着鲜明的个人意识,袁枚作诗论诗崇尚“性灵”,而“性灵”的审美价值的核心是彰显独特的个性,即“有人无我,是傀儡也”,在诗歌中体现有“我”的境界是他创作的基本风格,此诗中的“我来不共吹箫客”正是体现了浓厚的个性色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42ded5b5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d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