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天然的“长寿药”,医生:避开两个时间点,很多人都走错!

2024-03-16 10:3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走路是天然的“长寿药”,医生:避开两个时间点,很多人都走错!》,欢迎阅读!
长寿,避开,走路,多人,天然

走路是天然的“长寿药”,医生:避开两个时间点,很多人都

走错!

走路曾经被世界卫生组织评定的最佳运动方式,也是不需要花费一分钱的“长寿药”,每天走一走,不仅可以放松身体、愉悦身心,更有助于防病、抗癌,促长寿。

一天有24小时,并不是时时刻刻走路都是好的,一天中有两个时间段最好是避开,你知道是哪两个时间段吗?

走路是免费的“长寿药”,医生:避开两个时间点,很多人都走错!

饭后半小时

常言道:饭后百步走,活到99,但是这里不是指吃完饭立刻、马上就出去走走,而是在吃完饭稍作休息,半小时以后再出去走走。

这是因为饭后胃正处于比较充盈的状态,适当的休息才能保证胃肠道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以进行初步消化。如果这个时候马上出去走走,胃是一个负重的状态,可能会造成胃下垂。并且如果把血液调动去走路了,胃肠的血液就相对较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食饱不得急行”意思是饭后半小时之后的百步走不要疾走而是要慢慢行走,如果有肝病的人或者是冠心病的人等甚至连缓行也不能做,那么也不用着急,可以原地摆摆手足。

早上或者是上午

这里提出来的是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群——患有一种或几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等人群,这些人不适合早上或者上午就去走路,这主要是考虑到心脑血管的安全性的问题。有大量的数据证明,在早晨和上午,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等疾病的发生率,因为交感神经的活性较高,所以要比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段都要高,所以早晨和上午,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血管方面疾病人,不适合进行走路锻炼。如果是这群人的话最好是下午4-5点这个时间走走路是比较好的,因为这个时间的空气比较的好,而且太阳还没有下山,还有一点太阳,有利于对钙的吸收。


除了以上两个时间段要特别注意以外,走路还有一些小细节要特别注意:

不可长时间走路

自从有计步软件出来之后,很多人也会拼步数,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长时间走路的问题,这真的好吗?据统计,对于一般人而言每天步6000步(时间上也就是45-60分钟之间)是比较利于身体健康的,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个步数是逐渐减少的,中老年人,每天步行3000-4000就差不多了。如果超负荷的走路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两个方面的危害:一是伤害关节,使得肌肉受到损伤,(会对膝盖、脚踝以及脚后跟的韧带造成损害)。二是会造成内脏——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损伤。

不要背手走路

很多老年人走路不喜欢甩开手而是喜欢背手走路,或者把手揣裤兜走路,这样的走路姿势不利于充分活动各个部位,当然就达不到最好的锻炼效果。而且背着手在走路的过程中也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容易发生磕碰摔倒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老年人最怕摔跤,带来的伤害很大,跌倒后恢复缓慢可能会引起长期卧床,甚至也有老人因为跌倒而在四周后离世事件发生。所以,走路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抬头、挺胸、摆臂。

走路锻炼并非风雨无阻

很多人认为锻炼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要风雨无阻,寒暑无阻,一年四季每一天都不能落下,其实不然如果在恶劣的环境下,没有做好防护的措施,我们依然坚持走路锻炼的话,可能导致机体的损伤。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气下,在户外走路锻炼容易出现缺氧的状态,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作。所以走路锻炼的人,一般严寒和酷暑、雾霾、下雨刮风等恶劣的天气不要出门去走,可以在室内原地走路或者是改成别的室内运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79ccba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