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陇南社火中的高山戏

2023-02-16 13:39: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陇南社火中的高山戏》,欢迎阅读!
陇南,社火,高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陇南社火中的高山戏

作者:白荣芳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09

【摘要】陇南市武都区高山戏是武都区鱼龙镇一带社火中的灯曲,是甘肃独有的剧种,现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山戏融说、唱、演为一体的高山戏,戏曲有严格的表演程序,用武都方言为其表演,音乐曲调结合当地民间的山歌、小调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高山戏;音乐特色;传承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一、高山戏的来源以及现状

高山戏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古阶州,现在的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高山戏是陇南市鱼龙镇一带社火中的灯曲,也是现存于陇南社火中的一种重要的表演形式。鱼龙镇位于距离陇南市武都区48公里的东北方向。由于鱼龙镇属于高山区域,地理环境比较恶劣,自然灾害较多,当地人一般都是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作为生,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对于靠天吃饭的当地人来说,神灵是一种精神寄托。由于对神灵有着无比虔诚和敬畏的心,祭祀神灵的需要被人们加入到耍灯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社火。甘肃独有的剧种高山戏就来源于这种民间社火。

高山戏源于社火,又高于社火,高山戏有着严格的仪式程序:仪事过关上庙走印灯官说灯开门帘上戏等等。在这些仪式中,作为观众可以清楚的看到高山戏如何走向舞台。刚开始的时候,首先是灯官出场,用吉利且略带幽默的道白开场,也叫踩台词。在繁多的仪式中,不得不说开门帘,这种在舞台上欲出不出的形式,正是高山戏由社火秧歌走向舞台戏曲转化的重要标志。之后正戏开始,正戏在当地可以从大年初八一直排到十八,最精彩的部分通常是正月十五前后三天,在这三天也是看戏人最多的时候。除了高山戏许多传统的剧目外,如今高山戏加入自编自导的、以现代生活内容为主题的剧目,在新创作的高山戏剧目中也会加入一些有名的戏折,由于唱戏的演员都来自于当地的村民,演员人数有时候不确定,所以高山戏的现场演出会有一些即兴的部分。 二、高山戏的艺术特色 (一)语言与表演的风格

高山戏是将说、唱、演融为一体,内容以日常生活戏剧为主,用武都方言演唱的一种地方戏。高山戏演出场地多以打麦场、集市空地、庙会戏台为主。语言是戏剧的基础,也是戏剧表演中的灵魂,高山戏属于甘肃陇南的地方小戏,所以戏中的语言多使用本地方言以及歇后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厚。具体表现在声调以四声居多,前后鼻音区分不太明显。比如高山戏《刘四告状》念白中一段:

刘母见到睡在路旁的刘四气急败坏地说

刘母:(抓住衣领)押押押(打)我把你这个狗食(狗东西)

刘四:(边跑边问)娘,哎我的亲娘哎你打你的娃着咋哩啦(为什么) 刘母:咋哩啦?你把我给你的二十串钱哩? 刘四:娘!我可(通)输了。

刘母:啊?输了?我把你这个天报的(上天惩罚的)哎那可是我买猪娃子的钱啊——我、我、把你打死哩!

刘四:(边跑边说)娘、我的亲娘哎我可是你打心的锤锤子,护心的油啊(心肝宝贝)!你把我打死了,谁可养活你哩啊?

从这一段对白可看出高山戏运用当地的方言,幽默风趣、具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容易被老百姓接受。高山戏的语言与武都方言的独特音调相结合,唱腔与当地的方言也已经融为一体了,这也是高山戏的独特之处,具有武都方言的特色也成为高山戏的鲜明标志。戏曲中的表演同样也是塑造人物的灵魂,是塑造人物特征的重要方式。高山戏的舞台表演舞姿别致,其中男主角的动作以为主,也称作所谓的凤凰三点头而女主角的表演主要以主,保持着社火上扭媳妇的动作。比如在《刘四告状》中,刘四与刘母的动作表演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体态,使得舞台生活形体化、视觉化。但高山戏没有职业社团,所以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高山戏中极少有反应宫廷斗争的戏,也没有武打戏。

(二)音乐特色

高山戏中的曲牌也多以民族五声调式和加变宫的六声调式为主,其中羽调式为主要调式。高山戏中的节拍也比较简单,除了在表演过程中以接近说话方式的的赞叹、呼求、哭泣等会运用散板,其余大部分都为4/2拍。曲中节奏都比较简单,常见的节奏有两个八分音符为一拍、前八后十六音符、前十六后八音符、大小附点节奏等。高山戏中的音乐剧情故事性很强,在表演过程中,主要以独唱为主,其他形式为辅,演员通过唱段来表演自己的角色。所以,唱段中的旋律原型基本来自于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些民歌、小调。唱段形式比较简单,多为一段体。 (三)戏剧风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戲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戏剧风格的构成是多方面的。甘肃省武都区地处甘、川、陕三省交界,所以高山戏的唱腔和表演兼有秦腔和川剧的特点,但又不同于秦腔的以忧为美,也不同于川剧的铿锵有力。高山戏是数百年的陇南武都一带山歌、号子等民间音乐精华的融合与沉淀。高山戏中伴奏的乐器以二胡、打击铜锣、拨儿、牛皮鼓、铰为主,兼有唢呐、三弦、琵琶等。演出时长不定,演出中的道具也是比较生活化,比如草扇、纸扇、纱巾等。由于高山戏地处环境闭塞,在文化大融合的今天,高山戏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格特色,更有很多学者称高山戏是如今研究戏曲的活化石。 三、高山戏的传承

高山戏这种古老的表演形式能够存活这么久,说明她深受老百姓欢迎,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但随着现代社会迅速发展,传统文化流失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演高山戏的人越来越少,高山戏也日渐处于消亡的边缘。因此,保护和传承这种传统的音乐戏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八十多岁高龄的尹维新老人是武都高山戏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山戏现在得以流传,尹维新老人功不可没。他不仅自己会表演高山戏,而且还完整了高山戏的剧本和表演形式,并且培养了年轻的传承人。保护传承人培养继承人,是保护和传承高山戏的一个重要途径。

另外,通过用录音、录像的手段记录和传承高山戏,出版高山戏的音乐剧本,使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修建表演场地,使其有固定的表演场所。擅运用高科技,舞美技术可以通过舞台这一有限的表演空间展现出无限的艺术内涵,满足观众对于新生事物的审美需求。戏曲不是一次性的文化消费品,加强舞美的技术,为剧目注入新鲜血液,使得观众百看不厌。就剧本而言,要与时俱进,贴近现代生活立意要深刻明确,引起观众的共鸣。一部好戏可以救活一个剧种,所以一个好的剧本可以让武都高山戏发扬光大。

高山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种,是老百姓真实生活的写照,陇南人民智慧的结晶,精神生活的艺术体现,我们应该好好研究和保护这项传统文化,使民间艺术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尹利宝.高山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09. [2]杨长红.浅析陇南高山戏的艺术特征.网络范文大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89251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