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教学设计

2022-07-07 15:03: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海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海燕,教学设计



课题:《海燕》

科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散文诗的特点,理解象征、对比和烘托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诵、探究,品味文章的语言,感悟海燕的革命先驱者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培养乐观、自信、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分析

语文

教学对象

初二学生

课时

一课时

本课题来源于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咏物抒怀》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文章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

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井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重点学习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这篇散文诗的思想是通过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的。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是山西省平遥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学生;

2、学生由于小学阶段以及进入初中后的长期的锻炼,有较好的朗读基础; 3、学生对于自然景物的视频或画面有浓厚的兴趣; 4、学生对于事物象征意义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要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必须了解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作者的遭遇等内容,这就使得学生的课前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某一事物进行深入、丰富的联想,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学习感悟。教学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感悟、探究、归纳的教学策略来进行。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象征、对比和烘托手法的运用。 2、通过朗诵感悟海燕的战斗豪情。 教学难点:象征手法的运用。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欣赏课文

播放《海燕》录音视频。

学生活动

体会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战斗豪情;体会暴风雨来临时,大海上各种海鸟的表现,风云雷电以及海面等各种景象的变化。

二、探究课文

1、教师简介象征手法。

教师: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指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

同学们想一下,我们学过的文章或诗歌中有哪些是用象征手法表现的?

学生发言举例:如于谦的《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陈毅的“大雪压轻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让学生通过观看课文视频和听读课文,初步感悟课文。

理解课文象征手法的运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解读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对比和象征手法的写作特点。


法,也就是托意于物。

理解象征手法的关键是用物表意,即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核心是他们之间要有相似或相近的特点。

教师评价: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已经初步知道了什么象征手法,那么,为什么要用象征手法写文章呢?

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小结:同学们说的有道理。用不用象征手法,是作者的自由。但在有些时候,不得不用象征手法,才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中,在黑暗政治压迫下,作家借用象征手法来表现革命的思想,才能骗过反动当局的检查,得以发表出来,鼓舞人民的革命斗争。

2、自主探究: 3、合作探究: 海燕::飞翔 海鸥:恐惧 (对比) 海鸭:吓坏 企鹅:躲藏 (烘托)大海海面的变化烘托海燕的战斗形象。

象征意义: 大海: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

海燕: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革命中的机会主义者和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风云雷电:沙皇的反动统治势力 暴风雨:席卷一切的革命运动(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轻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

化时。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⑴、找出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大海上各种景象的变化情况,并各用一个词概括。

⑵、思考课文中关于大海景象变化的描写与当时俄国革命形势之间有怎样的相似之处?

⑶、联系写作背景,试分析海燕、海鸥海鸭企鹅、风云雷电、大海波浪、暴风雨等的象征意义。

⑷、本文是歌颂海燕的,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企鹅、风云雷电等?

⑴、四人学习小组互相交流自主探究的结果,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⑵、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适当予以点拨。

由三名学生依次朗诵课文的三部分内容。读后老师在重音、节奏、

本文是一首散文诗,简单地说,

感情等方面做出指导。

是兼具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它的第一个

要求:

特点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指导学生朗读,品1、品味散文诗的特点。 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诗的意境,2感悟课文强烈的抒情性语言。 味课文语言特点,了解

3、你认为课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散文诗的特点。 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第二个特点

是内容的跳跃性,以其凝练的语言营造语段有哪些?好在哪里?或者说运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情画意。第三个特点是多用象征、

要求先用你的最佳朗读水平读

示等手法来扩大内容和容量。

出你认为最精彩的一个句子,然后

三、品味课文


说出好在哪里。

学生举手踊跃展示:(学生展示例句摘要)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运用比喻和拟人。写出了海燕飞翔速度很快而且很有力量,表现了海燕搏击长空的英勇。

2、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运用拟人。动词“抱、甩、摔”连用,恶狠狠,写出了狂风猖狂的气焰。

四、感悟课文

学生带着感情诵读课文,师生共同归纳课文主题,学生畅所欲言,

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

说说应该学习海燕的什么精神。 引导归纳课文主

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

1、归纳主题: 题,学习海燕大无畏的

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

2、学生谈感悟:学习海燕勇战斗精神。

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

敢无畏、乐观自信、敢于斗

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

,……

胜利的前景。

教师总结:这首诗通过对海燕在暴七、教学评价设计

1、学生象征手法的理解;2、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带着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3、课文中修辞手法运用的理解;4、课文主题的理解;5、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八、板书设计

象征

海燕(飞翔)————革命先驱者 海鸥(恐惧)

海鸭(吓坏)————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对比) 企鹅(躲藏)

风云雷电 ——————沙皇的反动统治势力

大海 ——————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烘托) 暴风雨————————席卷一切的革命运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959e1d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