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学科知识:名词解释

2022-03-21 07:09: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学科知识: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资格证,学科,教师,知识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学科知识:名词解释

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对于促动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合水平、培养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升体育活动水平,增进健康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竞技体育:指为培养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实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展开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实行的体育的总和。

6、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实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7、健康:指不但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合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动健康的重要手段。


8、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相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升身体健康水平

9、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但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体育活动对于促动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10、社会适合:指个体为了适合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往、合作、友情、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合,同时,它们又能促动个体的社会适合。个体社会适合包括一系列自主的适合性行为,通常表现为顺应、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社会适合水平会提升。作为学习领域的社会适合,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1、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能够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12、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水平,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水平。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使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3、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水平。体能包括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相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升运动技能所需要的体能。

14、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15、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a363c9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