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诗十九首》中的修辞

2022-04-16 07:1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古诗十九首》中的修辞》,欢迎阅读!
古诗十九首,修辞

《古诗十九首》中的修辞现象



陈望道先生在其《修辞学发凡》中开篇即论到“修辞”两字的解说和习惯用法。“辞”若释义为文辞乃为文言所限制,而忽视了语体贬称为“俚\俗语”,而所谓修辞却是从口头俗语中发展起来的。其又论了文辞上流行的修辞方式常常是受口头语辞上流行的修辞方式的影响等,说明“辞”包括的是所有的语辞,非单指写在纸上的文辞。1其对“修”的说法也在修饰和调整两个意义上进行了论述,得出“修”是为了达到“意与言会,言随意遣”而对语辞进行的调整或适用,不仅仅是文字的修饰。2其次,陈望道先生严明了修饰和语辞适用的三种境界,即记述、表现和糅合,是在口头和书面上各有的表现。其进一步提出了积极(第二种境界)和消极(第一种境界)两种修辞手法。

积极手法包含两种要素:“内容是富有具体验性,具体性的;形式是在利用字义之外,还利用字音、字形的。3两者结合使语辞呈现出辞格\辞藻(贴切、深厚)和辞趣(疏远、浅淡)两种艺术魅力。前者尤为讲究修辞手法的使用,如华巧这种语言文字效果。“消极手法以明白精确为主,对于语辞常以意义为主,力求所表现的意义不另含其他意义,又不为其他意义所混淆。但求适用,不计华质和巧拙。” 4另陈望道先生归纳了两种手法的区别,即消极手法侧重在应和题旨,积极手法侧重在应合情境;消极手法侧重在理解,积极手法侧重在情感;积极手法常有相当的离异,消极手法密合。5即积极修辞以情境、情感为主,须联系上下文。开篇的最后,陈望道先生总结,凡是切实的自然修辞,必定是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生活的表现,为达成生活需要所必要的手段,凡是成功的修辞,必定能够适合内容复杂的题旨,内容复杂的情境,极尽语言文字的可能性,无可移易。

6

第二篇提到,消极修辞是最基本的修辞,包括明确、通顺、平匀、稳密四大特点;积极修辞则是有力的、动人的、具体的、体验的,包括辞格和辞趣两大门类。7 第三篇,书中提出辞格和辞趣两大修辞部门,辞格涉及语辞和意旨,辞趣指语言文字本身的情趣。而后诸篇皆论修辞。在此意义上,我们来论述《古诗十九首》中的修辞现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a74f67af1ffc4ffe47ac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