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资源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2023-03-17 01:3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本土文化资源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有效利用》,欢迎阅读!
文化资源,本土,初中,有效,利用

本土文化资源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摘要:思想品德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基本课程之一,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主要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与学生自身关系较为密切,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优势。笔者主要针对本土文化资源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利用作研究,同时提出部分有效策略。

关键词:本土文化资源 初中思品教学 有效利用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具有动态性特征,且以生活教学为基础,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和思想性等特点。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较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本土文化资源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本土文化资源是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是具有较强感染力与生命力的教学资源。本土文化资源主要指的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与社会发展下,本地区具有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信息,不仅包括精神文化资源,也包括物质文明资源。而且本土文化资源具有非常明确的贯通性、专属性与政治性,是当地教育资源的关键组成部分。

2.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符合新课改要求,与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的理念也不谋而合。在新课标中指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充分关注他们的生活体验与成长需要。而本土文化资源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在学习或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本土文化资源的影响。

二、本土文化资源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1.积极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其明确的教学内容与教育目标,为教学活动明确方向。本土文化资源是社会与历史的长期沉淀,是思想品德教育中社会资源的一种隐性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教育性与政治性特征。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发本土文化资源过程中,需明确教学内容,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应深度挖掘教材内容,研究思想品德的课程内容与体系构造,选取与教学内容适应性强、关系密切的本土文化资源。同时,教师还应避免走入误区,毫无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开发利用所有的本土文化资源,要注意筛选和整理。由此可见,积极开发适切性和可行性的教学资源是开发与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的前提条件。

2.本土文化资源合理融入课程。本土文化资源主要依托于本地区的历史背景或自然地理,具有一定的课程资源内在开发可能性。开发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将不再是传统的灌输与说教,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注入有生机和活力的本土文化资源,比较注重他们的内心世界,将本土文化资源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课程内容将会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实际生活。以资源开发和融合为基础,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将本土文化资源合理融入课程教学中,构建双主体的课程系统,拓展学生能够接受的学习资源。

3.促进本土文化资源转型升级。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并不是一味地进行文化移植与迁移,而且将这些教育资源转型升级,将文化资源升级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目前,不少地区的本土文化资源具有脆弱、分散和零散等特征,无法凸显其教育优势,特别是本土文化资源较为薄弱的地区


尤为明显。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成为开发本土文化资源的主体,促进本土文化资源的转型升级。(1)传统型的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定位,由课程与教材的实施者,转变为教学设计的开发者,以及本土文化资源转型升级的实施者,善于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到教学实践中;(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与教学方法,将本土文化资源合理嵌入到思想品德教育体系中,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

4.以学生为本土文化资源主体。本土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性与流动性,能够有效弥补和完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与叛逆期,由于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再加上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容易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课程资源的学习与接收主体是学生,而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能够满足初中生对现存事物与现实社会的学习需求,也可以满足他们对文化现象与社会现象的思考,从而激发其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动力与兴趣。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发与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过程中,应以学生为课程资源的学习与接收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需求出发,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从而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总结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要求,也符合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充分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并有效运用到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陈彩霞 初中思想品德课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新课程(中),20150233

[2]范雅萍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韩亚晶 初中思想品德课综合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ad074493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