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

2023-04-26 18:0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欢迎阅读!
花木兰,朝代,哪个

1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

第一种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谢



第二种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北朝民歌的绝唱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编的长篇叙事诗

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木兰辞是公认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关系这种隋朝末年的说法却与全文多处有冲

但是不明白为何会流传这种说法

花木兰生平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她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

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一说花木兰(412-502)是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时值太武皇帝时期(424452

)

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里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二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齐杀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我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潜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

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我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花木兰姓什么历史上的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向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1998美国迪斯尼

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了动画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

木兰诗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人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

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阅读精选3):

提起花木兰大家估计首先唱出的是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的那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当然也能随口吟出那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没办法在中国花木兰就是这么的出这么的受到大家的爱戴但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巾帼女英雄之一亦当有此礼遇那么花木兰究竟姓什么又

是哪个朝代的人呢 花木兰生平

花木兰北魏宋州虞城人今河南商丘虞城县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也是中国南北

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

因其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千百年来花木兰一向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木兰诗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人世代诵颂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

南北朝之说

北魏皇帝拓跋焘登基之后长期受到柔然侵扰的北魏帝国拉开了对柔然部落大反击的序幕


以当时的形势看北魏最大的祸患不是南朝也不是其他北方割据势力而是盘踞漠北气势旺盛的柔然八王之乱以来已经混战了一百五十年的中原地区之动荡是加剧还是平息就取决于北魏与柔然的生死决战其中公元429年是柔然败得极为惨痛的一年双方都为这一场生死决战做了慎重的准备

魏书卷世祖纪记载429太武皇帝(拓跋焘)神鹿二年),秋七月车驾东辕至黑

校数军实班购王公将士各有差在这样的情形下才有了花木兰昨日见军贴可汗大点兵。《木兰辞中记载连花木兰父亲这样的年迈之老卒都要参军可见情势之严重国家已经没有多少选取的余地务必动了

真格的了而历史上也确实是在429北魏掏出了最后的血本来跟柔然展开一决生死的大战 花木兰替父从军北史86蠕蠕传记载北魏皇帝拓跋焘率军一向将柔然赶到漠北度燕然山燕然山即燕山今蒙古共和国杭爱山花木兰长途跋涉远离故土才发出了不闻爷娘唤女声

闻燕山胡骑鸣瞅瞅的感慨

魏书4世祖纪记载太武皇帝(拓跋焘)太平真君441行幸阴山之北花木兰从军正12年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接见花木兰封她为五品尚书郎她怕女儿身份暴露犯下欺君之

提出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史书的年代和木兰辞的12年相吻合

汉朝之说

木兰辞最早见于南北朝陈代此前何承天(370-447)姓苑中也曾提到木兰、《南齐书;州郡志中提到在今湖北黄陂曾设过木兰县依此推断木兰生活的时代不会晚于南北朝不会晚于何承天

所以至少隋唐之说是难以服众的木兰汉代说倒是有证据的

木兰曾戍边燕山在燕山南麓的河北省完县自古以来都有祭祀木兰的庙宇那里至今尚存一块元代碑刻题为汉孝烈将军记》。碑载汉文帝时单于侵境大括天下民以御神父当行戍父极痛无男子可代己者哀叹良久竟行神闺中悯其父老即洗铅粉脱梳珥一变戎服贯甲胄趋赴军中搴旗斩攻城略地所向克捷莫有当其锋者在军凡十二年屡立殊勋论功上首辞弗受赏愿归故里事奉父母文帝嘉焉特从其志汉世尝作木兰辞阐扬于前唐杜牧之亦歌其事于后此碑立于元宁宗懿麟质班至顺三年1332),是目前发现的记载木兰事迹的最早的碑刻从碑文来看其中提到的汉世尝作

木兰辞这就充分说明木兰出生的年代早也说明木兰出生于汉代

明代御史何出光在为完县木兰祠作木兰辞赛神曲十二首并序中说汉文帝时老上寇边帝亲大括民兵殆可空国将军以父老不任授甲身伪其子以行转战燕山完为古曲逆当为燕山之麓将军百战收其地土人庙祀之今录其赛神曲一首汉家事业拓雄图勇健矫矫媲丈夫挥槊当关百战后堂正气至今无弯弓飞骑黑山头曲逆以前百战收纵使白登围已解羞将美女觅封侯由此可见赛神曲中写

到汉家事业拓雄图羞将美女觅封侯明显提到花木兰代父从军是在汉代受禄朝廷的事

还有明代保定知府石麟重修汉孝烈将军庙中说汉孝烈将军唐时追封也文帝时建首载书史而孝烈颠末且复见于汉之词唐之歌元之记焉石麟的话是有根据的元之记即指元碑孝烈将军记唐之歌是指唐代诗人韦元甫之木兰歌汉之词就是木兰辞它在汉代以民歌的形式流传于民间韦元甫之木兰歌凡四十四句诗中说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千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燕支氐更携于阗羌所说的燕支即燕支山在匈奴境内印证了木兰从军的背景是汉与匈奴的战争

证据之三唐代李冗独异志中的木兰从军篇曰古有女木兰者代其父从征身备戎装凡十二年同伙卒不知其是女儿唐代就称木兰为古人可见她生年久远个性值得注意的是独异志的奇文异事均按时代的先后排列李冗把木兰排在汉代人物之中决非偶然另外从汉代文献通考的初兵制来看也与木兰代父从军相吻合如汉调兵之制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卫士二岁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驰战阵年六十五衰老乃得免为庶民就田里汉民凡在官三十二年自二十三以上为正卒每岁当给郡县一月之役其不役者为钱二千入于官以雇庸者由此可见当时木兰父虽年迈但未超过六十五

所以不能免征这是木兰代父从军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e5538f63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