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登黄鹤楼

2022-08-20 17:0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崔颢-登黄鹤楼》,欢迎阅读!
黄鹤楼,崔颢

崔颢:登黄鹤楼



篇一:崔颢《登黄鹤楼》赏析 崔颢《登黄鹤楼》赏析 《登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黄鹤楼注解】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 仙人,在此乘鹤登仙。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2、悠悠:长远的意思。

3、历历:明晰、清晰的模样。

4、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按照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 大宴来宾,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登黄鹤楼韵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照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登黄鹤楼评析】

这首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 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 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 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 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篇二:6.崔颢:登黄鹤楼

英城街中学曜德国学社广播站稿件 国学之光经典诵读栏目

编稿人:朱伟英审稿人:谭文艺 审稿时间: 播出时间:

背景音乐1.民俗音乐欣赏:民俗(lt;雍正王朝插曲)徐沛东雍正王朝2.背景音乐:星空(理查德钢琴曲)

(甲)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广播员***。这里是曜德国学社广播站,欢迎收听古诗词诵读栏目。一首优美的民俗音乐后,将会为大家送上崔颢的《登黄鹤楼》 (欣赏民俗音乐:民俗(lt;雍正王朝插曲)徐沛东雍正王朝) (乙)下面请留意古诗朗读。 登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首联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人们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妙向往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确实是一座平常可见的江楼。美妙向往与平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假设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明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降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家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咨询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崎岖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甲):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品析完后,我们再来重温一下崔颢的这首诗。好了,今天的广播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会。 篇三:登黄鹤楼 崔颢 登黄鹤楼 崔颢 教学目的

1 、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感受诗中的气韵。

2、品味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思想感情。 3. 理解诗中涉及的传说,感受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重点难点

理解诗中涉及的传说,感受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教学时数1 一、导入

1、作者简介: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

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青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

2、从《唐才子传》中记载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

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诗下面题了行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飘然离去。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风格。如:在金陵凤凰台时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黄鹤楼简介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

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


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那么楼运盛之说。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特别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巡游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而崔颢的《黄鹤楼》诗,不断被认为是千古佳作,特别多人都能背育。因这首诗,使特别多人产生了对黄鹤楼的思念,当黄鹤新楼落成之后,它的丰姿令人振奋,是特别自然的事。关于黄鹤楼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来宾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

鹤楼。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炜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们为思念费炜,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崔颢的诗与此有关。 二、多形式朗读古诗 三、深化感知古诗咨询

1 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如何样的情感? (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2 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请你用自己的画描绘一下

3 诗人在最后感慨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

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瞭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家乡,不禁抒发了怀乡、思故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4 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 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如何样的情感?

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四、小结:全诗借景抒情,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家乡的 情怀。

五、再次朗读古诗 六、作业布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ece528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