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知识清单

2022-09-07 12:05: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看》知识清单》,欢迎阅读!
清单,知识

《我看》知识清单



一、作品梗概

1935年穆旦就读于清华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10月穆旦随清华大学南迁至长沙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这时期的穆旦创作了一些诗歌,随后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连续发表《合唱》《防空洞里的抒情诗》《我看》《从空虚到充实》等作品。

诗歌题目用第一人称,从”我“的视角”看“,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诗人、翻译家,“九叶诗派”的代表人物。其主要作品有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雪莱抒情诗集》,诗集《旗》《穆旦诗集》等。

三、字音词义

丰润:(肌肤等)丰满滋润。

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或沉浸在某种事物当中 忧戚(:忧伤。戚,悲伤。 勃()发:焕发;蓬勃生发。 飘逸(:漂浮,飘散。

漫(màn)游:随意地不受拘束地游览。 流盼:转动目光看。 摇曳(:摇荡,晃动。

四、主题概述

这首诗歌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画卷,感悟生命的美好,引发了诗人对充满生机的生命的礼赞,表达了诗人愿与春景一起,与自然合流,把快乐带给人间的美好愿望。


五、作品结构

第一部分(12):描绘出一幅春天原野的美丽图画。

第二部分(35):歌颂春天里生命的勃发、美丽、自由和力量,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六、鉴赏品读

1.“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句中的“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揉”是用手来回擦或搓的意思,这里运用拟人,表现出春风的温柔亲切。

2.诗人是如何描写所看到的春日美景的?有什么作用?

诗人看到“春风”联想到“青草绿潮”,看到“飞鸟”联想到“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看到“流云”“红晕”联想到“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作者的联想自然丰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情景交融,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3.“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这句话怎么理解? 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漂荡流传。

4.诗人在结尾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怎样的愿望?

在结尾用“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写出了“我”希望与自然共同呼吸,想要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同悲同乐的美好愿望。

5.诗歌后三节都是诗人所思,其内容有什么不同?

第③节主要写在孕育了万物、充满生机的大自然面前,“我”的“欢乐和忧戚”是微之甚微,以此突出大自然的博大;第④节主要写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飘逸;第⑤节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抒写出希望将生命融人自然,让“我”的爱回归大自然


中去,真正获得生命“巨树永青”的人生之爱的归宿。最后一节,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6.诗的前两节描绘的是具体的事物,而后面三节则多次提到抽象的生命,怎样理解这两部分的关系?

本诗的前两节描绘的是春风、青草、飞鸟、流云等具体的事物,这样就巧妙地展现出春天的美好景象,描绘出一幅春风荡漾、鸟语花香的美丽春景图。下面三节则是由前两节的内容引申出来的感悟与赞叹,即由具体的春天事物联想到了生命的勃发与生机。这样由具体的事物上升到“生命”这一高度的抽象事物,层层递进,内涵进一步丰富。因此,本诗的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议论、感叹的基础,第二部分则是第一部分的升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ffd8062c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