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2023-02-20 21:2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欢迎阅读!
芬奇,最后的晚餐,谈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作者:边春晓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12

; 要: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艺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是从意大利开始的,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艺术复兴运动,史称文艺复兴。到十五世纪达到全盛,莱昂纳多··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数学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和工程师。他几乎在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代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一位旷世奇才。再多的赞誉对他来说都当之无愧。本文从达·芬奇的生平出发,对他的作品进行研究。

关键词:艺术;科学;文艺复兴;《最后的晚餐》

中图分类号:J209.1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6-0072-01 一、天才达·芬奇

回忆西方整个绘画史,《圣经》是每个画家都了解跟熟读的一本书。在西方整个艺术发展史中,几乎每个画家都画过此题材的画。而圣餐题材作为基督教美术中一个很受关注的内容,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属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给后世留下深刻印象,我们也经常谈论其中的奥妙。

对于这位闻名于世的大师,我们都是有所了解的,他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他是一个非凡的天才,智慧无穷,永远为人们所惊叹和赞美。他不依赖权威,而是通过实验予以解决。自然界里没有一样东西不能引起他的好奇心,没有一样东西不能激发他的创造力。他广泛的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所以他的画我要带着科学的角度去分析研究。

二、《最后的晚餐》 (一)画面分析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1497年为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食堂而做的壁画,餐厅是长方形,这幅壁画占了一面墙,在壁画站出来的时候,在跟修道士的长桌并排出现了基督和他的使徒的餐桌时,景象是什么样子。这个宗教故事从来没有那么接近、那么逼真地出现在面前。那仿佛是在他们的大厅之外又增添了另一个大厅,最后的晚餐就以可感可触的真实形式出现在那里。达芬奇跟其前的乔托一样,追溯到圣经原文,而且已经尽力想象过当时的景象必定是什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样子,那时的情况是:基督说道,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基督刚刚讲过那些悲剧性的话,听到这一启示,他身边的那些使徒吓得退缩回去。有些人好像在表示他们的敬爱与清白,另外一些人似乎在严肃地争论主说的可能是谁,还有一些人则好像期待主解释一下他说的话。圣彼得比别人性急,冲向坐在耶稣右边的圣约翰。在圣约翰悄声耳语时,他无意之中把犹大推到面前。犹大并没有跟其余的人隔离开来,可是他好像是孤立的。只有他一个人不作手势,不加询问。 (二)暗示手法

在画面技法上,达·芬奇被认为是明暗对比之父。在他《最后的晚餐》中,他第一次大规模地把明暗用作构图因素。在处理形体和空间的时候,以各种明暗得以塑形性印象。 画家巧妙地在画面上画了三个窗加深景深,把耶稣处在正中的窗前象征着灵光圈。所有的人都被画在阳光中,显得十分清晰,唯独犹大的脸和一部分身体处在黑暗的阴影里,这种象征性的暗示手法,在绘画上是由达·芬奇开始的。 三、《最后的晚餐》构图分析 (一)视觉中心

元代汤垕在《画鉴》中指出:画有宾主,不可使其宾胜主。东西南北中,一个国家必须有主有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宾主分明。构图关系如此,《最后的晚餐》亦是如此。在此画中,12个门徒的交头接耳,各自表白和询问,形成几组小的人物活动,具备丰富的变化。然而基督确实唯一的焦点,是各条线索的中心枢纽,是控制全局的主题。明确中心人物,也就可以理出人物关系的条理。基督就是整个画面的主,12个门徒就是画面的宾。 (二)平行透视

当我们观看这幅画的时候,不难发现画面采用的是平行透视法,画面的水平线、所有的人物、桌面等等都是平行的。利用食堂有限的空间,利用这种平行透视法画出了画面的深远感,以至于人们观看这一作品时,就好像晚餐的场面就发生在这一食堂里。 (三)黄金分割

在西方绘画中,很多艺术家的画面中都运用黄金分割。《最后的晚餐》也不例外。按构图学的理论是应将画面的中心设置在画面中央略偏一些,即黄金律分割后的交叉之处。因为这与画面的几何中心不同,从几何力学来讲,字交叉点就是它的中心。构图的形式中心往往布置在略偏离一些,或上下或左右。而基督就处在这个位置,所以耶稣格外突出。 (四)对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画面有四组人物,左两组,右两组,每组三人。看起来似乎对称死板,但经过达·芬奇的精心设计,以耶稣为分割中点,左右几乎对称。但不是呆板对称,左方和右方的人构成的波浪起伏轮廓线,都像耶稣集中,把犹大放在其中,用微妙的心理刻画来表现门徒们对耶稣的忠诚。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术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2]达芬奇(意).·芬奇笔记[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3]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4]韩晓.文艺复兴时期圣餐题材绘画艺术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0. [5]蒋跃.绘画构图与创作[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a1887b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