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出塞》——骂人是个技术活

2022-09-22 01:1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昌龄《出塞》——骂人是个技术活》,欢迎阅读!
王昌龄,技术活,出塞,骂人

王昌龄《出塞》——骂人是个技术活

/秋刀鱼

著名散文家梁实秋先生,曾有一篇名文曰《骂人的艺术》,讲了十条骂人的秘诀。其中之一曰“旁敲侧击”,他教导我们说“他偷东西,你骂他是贼;他抢东西,你骂他是盗,这是笨伯。骂人必须先明虚实掩映之法,须要烘托旁衬,旁敲侧击,于要紧处只一语便得,所谓杀人于咽喉处著刀。”我们中国的古人便深谙此道。比如,王昌龄的《出塞》一诗,一味旁敲侧击,堪称骂人的典范。其诗曰: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说诗人如何骂人,先宕开一笔,看看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中,有一种叫作“互文”的,在白话文中不常见,但是在古诗中却屡见不鲜。杜牧《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与王昌龄的这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从修辞手法上来说,就都是互文。这句诗的意思不是说“秦朝的明月”与“汉时的关塞”,而是说“秦汉时的明月”与“秦汉时的关塞”。秦汉时的明月与关塞依旧,然而却没有秦汉时的名将,关合下文的“飞将”。“万里长征人未还”是说从秦汉时起,出征的士兵就一去不复返。庾信有两句诗说“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正与这句诗意境相似。出征的士兵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也许,王翰的《凉州词》正好可以作答:“古来征战几人回?”原来,出征的人都战死沙场了。



1


另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在艺术手法上也非常高超。“秦时明月汉时关”给予读者以时间上的久远,而“万里长征”则给予读者以空间上的辽阔,营造出一派悲凉雄壮的边塞气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意思是说,如果汉朝的飞将军李广还在的话,肯定能抵挡住少数民族的骑兵部队,绝不会让他们度过阴山。高适《燕歌行》中“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两句,也同样表达了对飞将军李广的渴望。

你看他前两句诗说士兵们都战死沙场,后两句诗又渴望飞将军李广再世,半个字都不提及如今在任的将领们。可是,之所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是这些在任将领们的无能造成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言外之意,则是说如今这些将领们没有飞将军李广那样的才能,净是些草包将军。你看诗人一味旁敲侧击,骂人骂得何等巧妙,然而他的心中却既充满了对阵亡士兵们的无限同情,同时又对这些草包将军们充满了无限愤慨。

与王昌龄此骂人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首颂扬唐代名将哥舒翰的小诗。其诗名曰《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 不敢过临洮。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a732b2a81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