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饮料对人体的影响

2022-12-17 04:20: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碳酸饮料对人体的影响》,欢迎阅读!
碳酸,饮料,人体,影响



碳酸饮料对人体的影响

课题组成员:郑晓贤 周敏仪 郑晓君 陈晓莹 刘泽彬 陈燕云 董建伟 颜吉洲 连丽琼 周凯丽 郭芷莹 马思挺 组长:郑晓贤 指导老师:康佩珊

背景分析:当今社会,碳酸饮料的品种越来越多,人们对碳酸饮料越发喜爱,但是,喝太多的碳酸饮料对人体有很多坏处。那么,碳酸饮料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呢?

研究内容:碳酸饮料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

目的意义:明确碳酸饮料的具体成分,通过相关实验了解碳酸饮料对人体的危害,倡导人们少喝或不喝碳酸饮料,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 方法:实验法、查阅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

人员分工:郑晓君、陈晓莹负责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陈燕云、马思挺、连丽琼负责设计调查问卷,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了解人们对碳酸饮料的看法;剩余成员通过各项实验得出结论。 研究过程:1、碳酸饮料的介绍

碳酸饮料,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水、柠檬酸等酸性物质、白糖、香料,有些含有咖啡因,人工色素等。除糖类能给人体补充能量外,充气的“碳酸饮料”中几乎不含营养素。

碳酸饮料(汽水)可分为果汁型、果味型、可乐型、低热量型、其他型等,常见的如:可乐、雪碧、美年达等。

2、实验报告(一)

实验名称:验证碳酸型饮料是否有损于牙齿健康

实验原理: 我们可以用结构与牙齿相似的物质——贝壳来代替牙齿,将贝壳浸泡在碳酸型饮料中,其结果就等同于牙齿浸泡在碳酸型饮料中。

实验用品:培养皿、镊子、花甲贝、可乐型碳酸型饮料、探针、一次性实验托盘

实验步骤:1 为了减少碳酸型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损失,在室温下将其慢慢倒入培养皿中;

2 将贝壳投入培养皿中的碳酸型饮料中,等到饮料中不再有气


泡时将贝壳取出、放在一次性实验托盘上;

3 观察经过浸泡的贝壳与未经浸泡的贝壳在外形上的不同; (4) 用探针分别扎经过浸泡的贝壳与未经浸泡的贝壳; (5) 以阳光为光源,看看壳壁是否能够透光、变薄。

实验现象:实验前,贝壳里面是乳白色的,壳壁较坚硬,不透光。实验后,浸泡在可乐型碳酸型饮料中的贝壳颜色有了明显的变化——变为了淡褐色。用探针刺贝壳,未被浸泡过的贝壳较坚硬,用较大的力量才会把贝壳压碎;在碳酸型饮料中浸泡后的贝壳的硬度明显下降,用尖锐的探针稍用力就会在贝壳上刺出小洞。以阳光为光源,未被浸泡的贝壳不透光,而在两种碳酸型饮料中浸泡过的贝壳透光。

实验结论:由以上实验现象可以知道:饮用碳酸型饮料会对牙齿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实验报告(二)

实验名称:模拟胃中含钙的食物与碳酸型饮料混合时的情景

实验原理:牛奶是日常饮食中含钙量较高的食物之一,所以将牛奶作为实验材料,效果会比较明显。之所以选择模拟胃中的状态,是因为胃是食物在消化系统内分解的场所,若在胃中食物不能分解,则会影响营养吸收。在酸性条件下(0.9pH1.5)将牛奶与碳酸型饮料混合,模拟胃中含钙的食物与碳酸型饮料混合时的情景。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用品:试管、搅拌棒、滤纸、碳酸型饮料、牛奶、盐酸 实验步骤:

(1) 为了减少碳酸型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损失,在室温下将其轻轻倒入试管中;

(2) 将牛奶用滤纸过滤,放在试管中,并在试管中加入pH=1的盐酸溶液;

(3) 将牛奶与试管中的碳酸型饮料按11的比例混合,用搅拌棒不断搅拌直到试管中的液体不再冒泡;

(4) 用滤纸过滤试管中的液体。

实验现象:当把碳酸型饮料到入装有牛奶和盐酸的混合物的试管时,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泡。产生的气泡很难自行破灭,并且体积很大(是溶液体积的34倍)。但是经过过滤,并无沉淀产生。

通过查阅资料可知:二氧化碳在进入人体后会带走体内热量,起到降温作用。并且由于生活在人体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属喜氧类,大量的二氧化碳会把它们适宜的生活环境破坏掉,起到杀菌的作用。但是大量的气体堆积在消化系统中,会造成腹胀,影响食欲,长期如此还会造成消化系统紊乱。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抑制饮料中细菌的同时,对人体内的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a7efa654b35eefdc8d333e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