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渔家傲

2022-09-16 10:0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范仲淹《渔家傲》,欢迎阅读!
范仲淹,渔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选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乙】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千嶂 : 直立似屏障的山峰 (2)将军白发征夫 征夫: 出征的士兵 ..(3)予观夫巴陵胜 : 美好 (4)至若春和景 : 日光 (5)不以物喜

: 因为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还没有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不能早作回家的打算。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担忧。

16.《渔家傲·秋思》中“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具体指什么?《岳阳楼记》中“或异二者之为”的“异”又指什么?

气候苦寒,边声四起,战事紧张,戒备森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7.《渔家傲·秋思》和《岳阳楼记》中都有精彩的景物描写,尽管是同一作者,但写景的目的明显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渔家傲·秋思》中描写的是边塞荒凉的秋景,突出了战事紧急,戒备森严的背景,为下阕的抒情做了铺垫;《岳阳楼记》中分别描写了洞庭湖一阴一晴之景,引出了“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一悲一喜,旨在与下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形成对比,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中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a96465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