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白描

2022-11-14 01:1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词中的白描》,欢迎阅读!
白描,古诗词

文档素材

古诗词中的“白描〞手法中 一、什么叫“白描〞

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衬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二、“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

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服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精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这样拚死拚活的苦干,只不过为了“身上衣服口中食〞,挣点钱牵强度日。“可怜身上衣正单〞,“夜来城外一尺雪〞。作者又以对比的写法来表现卖炭翁的困苦生活。“心忧炭贱愿天寒〞,是更深刻一层的心理刻画。一般人在衣单不能御寒时,总想天气暖和,可是卖炭翁却在“衣正单〞时“愿天寒〞,一怕天气暖,炭卖不掉,衣食无所出,二想天气严寒,卖个好价钱。这两句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卖炭得钱〞的殷切期望,反映了他十分凄惨的生活境遇。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2、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 如聂夷中的《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这首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没有大肆铺张,用语简炼,诗人冷静地表达田家的生活与遭际:父亲在原田上耕种,儿子在山边开垦荒地,他们不惜流血流汗,想尽方法扩大耕种,增加收获,以维持生计,图个日子过得好一点。然而,在青黄不接的六月,田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成熟,“官家〞早已迫不及待地修缮粮仓,张开血盆大口,只等着禾苗成熟,便如数搜刮进自己的仓里。全诗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却深刻地提示了农民深受苦难的根源。 用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3、描写景物,不尚华美,务求朴实。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用白描手法写景,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最后想补说一句,白描,有别于细描。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常运用比照、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衬托。

文档素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ab1896759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