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神奇的御寒术》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09-28 07:1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人神奇的御寒术》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御寒,古人,神奇,练习,答案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人神奇的御寒术

李小天

才刚刚立冬,天气就骤然转冷。气象学家预测,受拉尼娜现象 响,今年的冬天可能会被冻哭。所以有些人早就穿好秋裤、裹紧棉 衣,打算待在暖气房里宅过一冬了。可没有暖气没有秋裤没有暖宝宝 甚至没有现代防寒建筑的古人们,怎么挨过冰天雪地的冬季呢?殊不 知,在与冷空气作战的漫长历史过程中, 勤劳勇敢的中国古代人民研 制出诸多神奇的御寒术。

在建筑方面,古代的房屋大都坐北朝南,以便依靠日照采光取 暖,而且房屋都有厚厚的墙壁和屋顶,有利于保暖。在汉朝,更有以 花椒和泥涂壁来增强保暖效果的方式。这时候的皇宫出现了“温室” 与“椒房”。“(昌邑)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中,温室即 指汉武帝时修建的温室殿。温室殿里,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 以香桂为主,设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花椒因其 驱寒祛湿的功效,成为冬季取暖的主要用品,在汉代,更有宫殿名为 椒房殿。

除了注重房屋建筑,古人们也使用火炉、火盆及类似于暖水袋 “汤婆子”来焙手焙脚暖被窝。盛唐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帝 王、贵宦冬日的取暖方式:“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 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 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到了宋朝,烧炭取暖更为普及,宋史里这样 描述当时的情形:“繇京西、陕西、河东运薪炭至京师,薪以斤计一 千七百一十三万,炭以


秤计一百万”。电视剧《甄嬛传》里的贵妃寝 宫里总会点着带有香气的薰笼,无疑是清朝贵族们的“取暖神器”。

除此之外,古代房屋中的取暖设施还有火塘、火墙、壁炉和炉 灶。火塘是设于门口附近的灶炕,是一种集炊事与取暖于一体的设施, 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气有助于燃烧,又能阻挡冷风穿堂而过。 火塘在半坡、姜寨等人类遗址的原始房屋中就已出现,历史尤为悠久。 考古工作者们在咸阳宫殿遗址的洗浴池旁还发现三座壁炉,炉膛为覆 瓮形,可使热焰在膛内有充分回旋的余地,炉顶为“入”字形,有较

大的散热面积;秦长乐宫遗址也曾发现使用火墙取暖, 即用两块筒瓦 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用来取暖。

造纸术出现后,古人还会身着“纸衣”御寒,原料一般采用较 厚而坚的楮皮纸缝制而成,质地坚韧,揉皱之后不但耐穿,还可以抵 挡风寒,透气性也相对较好,加上造价便宜,简直是贫民士子出门必 备首选之物。

此外,还有两个很有意思的记载。对于农业为主的古代社会而 言,冬天是一个可以偷闲的时间,老百姓常常会一家人围坐在炉火前 聊天,尽享天伦之乐。而北方少数民族则是围坐在火炕上,也就是我 们俗称的“老婆、孩子、热炕头”。

在唐宋时期,由于诗词的发展鼎盛,大多数的诗人士子们也会 围炉夜话,不过他们更多地会吟诗作对,这种喜好一直到清朝仍然流 行于文人雅士之间。有时这种聚会还要安排赏雪、探梅的主题,雅趣 十足。



看完古人的御寒术,会


发现那才不是一个“取暖基本靠抖”的 时代。果然,追求保暖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啊! 3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火塘历史悠久,是一种集炊事与取暖于一体的设施。 B .勤劳智慧的古

代劳动人民研制出的御寒术形式多样。

C.围炉夜话,吟诗作对是古代人的御寒方式之一。

D .因为花椒有驱寒祛湿的功效,所以古人用其和泥涂壁来保暖。 34. 阅读全文,说说文中介绍了古代几种御寒术?

35. 通读全文,说说对“追求保暖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理解。

【答案】

33. C

34. 参考要点:①房屋建筑的朝向便于采光取暖;②房屋有厚厚的墙 壁和

屋顶,有利于保暖;③汉朝以花椒和泥涂壁增强保暖效果;④使 用火炉、火盆等工具来暖和手脚及被窝;⑤唐宋时流行烧炭取暖;⑥ 利用火塘、火墙、壁炉和炉灶等设施来取暖;⑦穿着“纸衣”御寒。

35. “追求保暖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理解: ①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

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研制出许多神奇的御寒术;②人类从房 屋建筑到内部取暖, 到御寒衣物等方面都有不断的进步; ③人类在御 寒的同时还渗透了人文气息, 有文化色彩, 比如围炉夜话, 吟诗作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ab3d10350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