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练笔”成就精彩妙文

2022-12-30 02:3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小练笔”成就精彩妙文》,欢迎阅读!
练笔,妙文,成就,精彩

小练笔成就精彩妙文

摘要:新课标要求79年级的学生,每学年作文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这对初中阶段学生写作训练中小练笔的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练笔正因其的自由灵活,便于学生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日常练习,但我们不能因其就让它流于随便。毕竟小练笔,也有大文章,怎么布置又如何评价,才能使得学生的这一万字不是原有水平的再呈现,而是在原有水平之上的不断提,这确实是个我们语文老师要认真钻研的问题,也正是我在文中与大家共同交流的问题。

关键词:练笔 自由灵活 布置 评价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相信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已经达成这样的共识。新课标要求79年级的学生,每学年作文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这对初中阶段学生作文训练的方式与数量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每学年上作文本的大作文固然重要,而零散在日常的小练笔,其对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觑。而这一点,也许诸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并没有引起重视、合理安排或者是落实到位。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谈练笔自由灵活的特点、实践中写得随便、批得随便的现状以及自己摸索出的进行练笔训练的策略,谈谈小练笔里的大文章。 一、练笔的特点:自由灵活

作文往往被叫做大作文练笔时常被我们称之为小练笔。这一,不仅仅是指篇幅的长短,更是在写作内容、体裁、时间安排的随意度上有所不同。从这个方面来说,学生的练笔和文豪的随笔有异曲同工之妙。叶圣陶就曾经说过随笔可以说毫无规模,三言两语也成,从一个大范围抽出小小的一片段来写也成,思想藤蔓一样蔓延开去,直到藤梢和根部都不收拢也成。至于题材,凡是实际生活以内的一切都可以充作随笔的题材。

练笔的这个字大概要表达的就是练笔自由灵活的特点。学生的写作行为不受时空限制,写作题材不受硬性规定拘囿,写作思路不受课堂训练左右。无论是在校园、家庭、街头;无论是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还是撩拨心弦的细微点滴;无论是激动人心还是抑郁不平,都可以随笔记下。自由灵活的练笔,也更适合学生忙碌的学习、快节奏的生活状况和易被感染、跳跃性强的思维特点。 二、练笔的现状:随随便便

练笔的自由灵活有课堂作文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也大概是因为它,它由灵活,学生在写作中,老师在批阅中又存在过于随便的现状。大作文总是给学生一种郑重其事的感觉,有指导、有讲评、有分数、有记录。无论学生的水平如何,人人下笔前,终归是要想一想再写一写的。而小练笔呢,作为语文老师,你一定在一篇没有特殊规定的练笔作业后,收到过草草百来字就应付上交的作业吧。笔者曾经在2个均是35人的班级里,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约34%的同学选择我有时不会认真完成练笔作业。问卷里,请他们自己说说没有认真完成的理由。有的同学觉得这个不重要,有的同学说反正老师也不打分数,有的人说练笔又不像其他作业有硬性要求,有的同学说这个写得好又不一定会读的。不难看出,如果学生在随便写练笔,那有可能是我们老师在随便布置、随便批改。 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呢?觉得好几天学生没有写作文了,于是就布置练笔一篇;无暇细改,于是就给个优、良、中、差的等第;课堂时间紧张,于是就省


略了讲评的环节;这样匆匆的一篇过去,又同样匆匆的一篇来了。一学年,一万字的数量也许是有的,但一万字的质量又在哪里呢? 三、练笔的策略:大有文章

富兰克林说,空袋子难以直立。学生的练笔能不能直立起来、丰富起来,就要看有没有生活装进去。校园里的栀子花飘香了,班级里的数学老师换了,昨天的公开课没人发言了,大家一起欢度最后一个六一了,这些当下”“眼前事都是练笔的绝好素材。写一写身边的人、叙一叙近期的事、议一议目前的热点、绘一绘今天的晚霞。如果我们能够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布置练笔,给他们的写作一引子,一个由头,相信他们不会无话可说。这个引子也要靠老师敏锐的观察、悉心的体会来发现。找到学生日常生活里兴趣点、兴奋点、易燃点,引发他们情感的共鸣,启发他们诉诸于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们语文老师要力求引导学生把点滴、细小、眼前的生活变成练笔的活水。期中考试以后,我曾经布置过一个小练笔《拿到试卷那一刻》,一个学生写道:不及格的成绩,刺痛了我的双眼,更刺痛了我的心。我的眼睛盯着成绩,却依稀看见了周围同学的笑脸,更是穿墙凿壁看见家中母亲不怒自威的眼光。无疑,这个同学把生活装进了练笔;无疑,这个练笔的确触到了他们内心敏感的地方。

读一读、写一写,这二者向来关联。我们布置的日常练笔可以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让课堂内容延伸到练笔。这样的好处是确切的,课本里的经典或是文字、或是情感、或是表达方式必然有值得学生借鉴的。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样的句式来写景。在学完《敬业与乐业》以后,可以让学生学习文中的论证方法,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写几个例子。从读别人的写自己的,这是搭了阶梯的飞跃。难怪苏轼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另外,课本中的经典也会激起孩子的内心波浪。《傅雷家书》、《致女儿的一封信》学完后,我请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信进行交流,他们许多人都写得辞情恳切,表达了对朋友式的父母的期待。少年杜小康的孤独之旅,引发学生对成长道路上孤独这种经历的回忆,写来娓娓动人。这样的练笔,就是让学生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

每学年14篇的大作文和这一万字的小练笔,形式不完全相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做到我手写我心。这二者结合,必能相得益彰。小练笔可以是课堂作文的预演,先练习一种描写方法或是先写一个片段场景再布局谋篇,必然会让大作文更精彩。小练笔也可以是课堂作文的修缮,经过评讲,很多同学也许都会觉得如果我这样写,就更好了。那好,那就把这样写的,升格版的,写到练笔当中来。小练笔更可以是课堂作文的补充。课堂作文往往两周写作一次,时间间隔较长,即便篇篇精讲精练,也难以做到唯手熟尔小练笔就是一种量的积累,正如清代姚鼐说学文之法无他,多读多作,以待其一日之成就,非可以人力之速也,只是它的布置也要能够促进课堂作文写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ad98798df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