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手册的社会学理论依据

2022-12-15 18:26: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成长手册的社会学理论依据》,欢迎阅读!
社会学,依据,理论,成长,手册



成长手册的社会学理论依据



洪堡认为,个体虽然是人的存在形式,但人并不是孤立自爱和自我封闭的个体,如同物体之间存在引力一般,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结合”的内在倾向。这种倾向源于人性的自然需求,它一方面构成了社会形成的内在动因;另一方面,可以使个体摆脱原始存在的“片面性”,逐步向“完人”(又译“完整的人”)的状态发展。

基于唯心主义人性论,洪堡认为,人人都具有原始的人性。在这一点上,即便是最下层的临时工也和受过最良好教育的人一样”同时,原始人性具有“片面性"的特征。因为人在同一情境中只能使一种力量发挥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如若把他的活动扩展到其他事情上,然会削弱其精力。

这是人的片面性根源。洪堡指出,要克服这种片面性,就必须发展人所具有的综合力量。他说“把各种单一的,往往是逐一受过训练的力量统一起来,在个体生命的每一阶段,让几乎已经熄灭的和只有在未来才熊熊燃烧的星星之火同时发挥作用,不是争取重复他对之发挥作用的事情,而是不断再生他借以发挥作用的力量,那么,他就在摆脱原始的片面性9综合力量就处于增进之中。

既然个体摆脱片面性的过程与“综合力量”的增长过程是同一的,那如何才能增进综合力量呢?洪堡给出的方法是: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结合”

结合促进了共同体的产生,并赋予了其“多姿多彩”的特点,洪堡






将此视为共同体赐予个体的最大财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aefee9a03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