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单元知识小结(非常全面)

2022-07-08 23:58:4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单元知识小结(非常全面)》,欢迎阅读!
单元,下册,小结,语文,年级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千仞(rèn 土匪(fěi 绷(bēng)带 拟(nǐ)定 瑞(ruì)雪 踌(chóu)躇(chú) 特殊(shū)

筹(chóu)集 矜(jīn)持 俘(fú)虏 裤裆(dāng 深山坞(wù)

二、会写词语

万仞 五岳 摩擦 遗迹 鼻涕 巫峡 拟定 参谋 损失 锻炼 眷恋 奔赴 特殊 尊重 签字 慰问 繁忙 姓彭 瑞雪 搞怪 革命 诊所 年龄 审视 施行 崭新 由衷 慈祥 荣幸 熟练 惊疑 清醒 颤抖 苍白 欢庆 肥沃 土匪 绷带 下意识 麻醉剂 情不自禁 一声不吭 一针见血 肃然起敬

三、辨字组词

仞(万仞)岳(五岳)摩(摩擦)遗(遗忘)纫(缝纫) 缶(击缶) 磨(石磨) 遣(派遣)诊(就诊)珍(珍惜)审(审读)申(申请) 匪(盗匪)施(施展)韭(韭菜)

拖(拖拉) 崭(崭新)衷(衷心)渐(渐渐) 裹(包裹)祥(祥和)荣(光荣)剂(剂量)样(样子) 宋(宋代)刘(刘海) 吭(吭声)炕(火炕) 沃(沃土)袄(棉袄) 锻(锻炼)眷(眷恋)



缎(绸缎) 炼(炼钢)



练(练习)

着(看着) 赴(赴约)殊(特殊)

起(起来)

珠(珍珠) 四、多音字

hè(恐吓)xià(吓人) chánɡ(霓裳)yūn(晕倒)

shɑnɡ(衣裳) yùn(日晕) jīn(不禁)bēng(绷带)jìn(禁止) běng(绷脸) bèng(绷亮)

五、近义词

开设—开办 熟练—纯熟 审视—注视 从容—沉着 镇定—镇静 奢侈—奢华 齿冷—耻笑 企望—渴望 清贫—清苦 悲痛—悲哀 眷恋—留恋 踌躇—犹豫 黯然—黯淡 朴素—节俭(素净、朴实)

龄(年龄)岭(山岭)庆(喜庆)厌(讨厌)拟(拟人)

以(可以)签(签名)



鉴(借鉴)绷(紧绷)棚(大棚)慈(慈祥)



滋(滋味)瑞(瑞士)



端(端正)
一针见血—一语破的 舍己为公—舍己为人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六、反义词

熟练—生疏 拒绝—接受 清醒—昏迷 崭新—破旧 慈祥—严厉 奢侈—节俭 清贫—富有 繁忙—清闲 牺牲—保全 踌躇—果断 眷恋—厌恶 从容—慌张(仓促) 朴素—奢侈(华丽、浮夸) 一针见血—言不及义 舍己为公—自私自利 情不自禁—无动于衷

七、词语搭配

(蓝色)的眼睛





(惊疑)的神情



(清醒)的大脑

(崭新)的白床单 (朴素)得生活 (洁白朴素)的生活 (淡淡)地说 (生气)地说

(慈祥)的眉头 (黯然)的目光 (凶恶)得眼光



(惊异)的目光

(紧紧)地抓住 (威吓)地吼道 (冷冷)地问

(熟练)地打开

(由衷)地说

(平静)地回答

(由衷)地说

(平静)地回答 (不相信)地说

(不由自主)地站起来 (若有所思)地说 (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施行)麻醉 (战胜)困难

(摘除)眼球

八、词语归类

1. AB式词语:一点一滴 一针一线 一模一样 一心一意 2. ABCC式词语:汗珠滚滚 凉风习习 杨柳依依 细雨蒙蒙 3.含“一”字的词语: 一针见血

一声不吭 一见如故 一贫如洗

4.含比喻的词语: 汗如雨下 面如桃花 骨瘦如柴 水平如镜 5.形容悲伤的词语:痛不欲生 声泪俱下 伤心欲绝 肝肠寸断 6.数量词语:一(桩)趣事

一(桩)时表 一(支)自来水笔 一(个)铜板 一(个)木柄榴弹

九、课文回顾

《古诗三首》

A 《从军行》【唐】王昌龄

1 断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 字词:

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青海:青海湖,在现在青海省 穿:磨破 长云:连绵不断的云。 破:击败 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的各部玉门关:古代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族政权。

翻译:青海湖上空连绵不断的乌云使大雪山都变暗了,从这座孤城可以远远望见玉门关。将士们在沙漠中身经百战,连铁甲战衣都磨破了,不打败楼兰他们誓死不回。 4 主题:《从军行》是一首边塞诗,写了边关的艰苦环境以及戍边将士的生活,歌颂了戍边将士杀敌报国的雄

心壮志,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5 前两句:“暗”字是以昏暗的环境来衬托战争的惨烈程度“孤”字说明环境的恶劣和守军将士的孤立无援。

为下文写战士们昂扬的精神面貌作了有力的铺垫。这两句诗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阴沉、荒凉景象(青海湖上空阴云弥漫,大片大片浓厚的阴云一直延伸到天边,高耸的雪山笼罩在乌云中,显得暗淡无光;从这座孤城向远处望去,只看见茫茫荒漠中的玉门关。)从中可以感受到当时将士们艰苦、孤寂的生活,苍凉悲壮的战斗气氛和恶劣的战斗环境。 6 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战斗的艰苦和激烈写出了边疆战争时间之

长、战事之频繁和战斗之艰苦“不破楼兰终不还” 是将士们的豪壮誓言,突出了战士们为了保卫国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大敌当前时决心奋战到底的豪情壮志。

7 全诗:诗人通过对戍边将士生活环境的描写和杀敌报国壮志的歌颂,抒发了自己爱国、报国的情怀。 B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1 断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 字词:

篱门:用竹木编成的门。 遗民: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 迎凉:指出门迎来凉风。 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很长。 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指金政权。 五千仞岳:指华山,仞是长度单位。五千仞形 南望:遥望南方。

容很高。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摩天:碰到天形容极高。

3 翻译:漫长的黄河东流入海,巍峨的华山直上云天。在金人的统治下,宋朝遗民的眼泪已经哭干了,遥望

南方,在希冀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的盼望中又过了一年。 4 主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先写大好河山,后点明其限于敌手,以“望”字为诗眼,表现了诗人由

希望到失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5 前两句:“入”“摩”二字写出了河山的气势,使人感到景物不仅雄伟,而且富有生气。这两句诗意境雄浑

阔大,对仗工整,将北方的大好河山展现在我们眼前。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6 后两句:这两句诗站在金统治地区原宋朝老百姓的角度,眼泪已经哭干,盼望着南宋朝廷的军队来解救他们,

然而年年盼望,却年年失望。“望”字既写出了原宋朝老百姓翘首盼望王师归来的急切心情,又表现了诗人由希望到失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宋朝遗民深受压迫的无限关切(忧民)、强烈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南宋朝廷的愤懑不满(忧国) C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唐】杜甫(诗圣)

1 断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

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 字词: 闻:听说 涕:眼泪 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却看:回头看 收:收复 妻子:妻子和孩子 剑外:四川剑阁以南地区,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漫:随意地、胡乱地 蓟北: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在今河北东北部一 青春:指春天

带,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 即从:立即从某地出发。

3 翻译:剑门关外忽然传出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眼泪把衣裳都打湿了。回头看,妻子和孩子的

忧愁已经不见;我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白天我要放声歌唱,纵情饮酒,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们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经过襄阳,在北上直奔洛阳。

3


主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抒发诗人因多年战乱终于结束,朝廷收复失地而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5 最后一句:刚听到收复失地的消息,便马上想到具体的还乡路线,可以看出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

喜悦的心情。

6 诗人喜欲狂的心情从哪些词句中可以感受到:“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放歌”“纵酒”“即从···穿···

“便下···向··· D 爱国的诗 1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 《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 《扬子江》【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4

《军神》作者:毕必成

A 主题:

1 本文是按照"求治一术前一术中一术后”的顺序写的。

2 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过程:冷漠一惊疑一关心一震撼一担忧一钦佩。

3 沃克医生称刘伯承是“军神”,是因为刘伯承具有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具体表现为:(1)身受重伤还镇

定自若;(2)做手术坚决不用麻醉剂;(3)手术中忍着剧痛,还清楚地数刀数;(4)手术后谈笑自若。

4 本文写刘伯承年轻时一次眼睛受了重伤,却坚持不用麻醉剂,忍受着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

“军神”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 B 层次:

1 求治(1-10):伤势严重,镇定自若 2 手术前(11-15)保持清醒,拒绝麻醉 3 手术中(16-17)一声不吭,抓破床单

4 手术后(18-26)数刀数,真正的男子汉,会说话的钢板,军神 C 重点:

1 面对手术,刘伯承想的不是如何减轻疼痛,还是革命事业,他担心麻醉剂会影响脑神经,影响她以后指挥

战斗。从中可见她坚强的意志和为国效力的决心。

2 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双手竟有些颤抖,从中不难看出沃克医生的担忧和紧张,从侧面表现了刘伯承坚

强的意志。 3 从“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使劲”“抓破”可见疼痛难忍,表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 4 从“脸色苍白”可以看出刘伯承忍受了很大的痛苦,身体及其虚弱;但她仍然笑着跟别人说话,“一直在数

你的刀数” 更是让人震惊,表现了他超人的意志。这些体现了他的从容和洒脱。 5 “惊呆”“大声嚷”写出了沃克医生的惊讶和激动。“真正的男子汉”“会说话的钢板”“军神”表现了沃克

医生对刘伯承的高度赞美之情。

十一

《青山处处埋忠骨》




A 主题:

1 本主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壮烈牺牲,毛主席听到这个

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骨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超人的胸怀。

2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

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遗骸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须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骨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B 重点句段:

1 第四自然段:从“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桌子上的饭

菜已经热了几次” 等细节描写,可以感受到毛主席失去爱子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2 第四自然段:“这次怎么会······ 这是对毛主席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毛主席无比

悲痛的心情,他无法接受毛岸英牺牲的事实,不愿相信毛岸英真的牺牲了。 3 历史上为国捐躯的英雄:

.邓世昌在中日黄海海战中,虽面临弹尽舰伤的情境,仍下令猛撞敌舰吉野号,不幸

被鱼雷击中,与舰上200.余名官兵壮烈牺牲。

.193511月在与日伪军作战时,赵曼受伤被俘,在狱中她坚贞不屈,19368

2日遇害。

.1948525,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炸毁敌桥头堡,用生

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地堡的机枪射孔,为保证部队攻克高

地而壮烈牺牲

十二 《清贫》作者:方志敏

A 主题:

1 文中“清贫"的具体含义:朴素,贫穷,矜持不苟、舍已为公,坚定的革命信念。

2 方志敏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被俘后被两个国民党兵士搜身,他们一个铜板

都没搜到,只搜出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的故事,并补充叙述了家里的“传家宝”赞扬了共产党人甘于清贫、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情操。

园地四

《凉州词》【唐】王之涣

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远处奔腾的黄河仿佛直上飞了云端,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山之中。羌笛何必吹奏哀怨的《折杨柳》呢?春风是不会吹到玉门关的。

赏析: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苍凉的边塞图,后两句有景入情,表现出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思乡之情。也委婉的表达了诗人对朝廷不关心戍边将士疾苦的不满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翻译:老朋友向西辞别了黄鹤楼,在繁花似锦的三月,乘船东行到扬州去。远处孤单的帆影消失在碧蓝的天空尽头,指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边。

赏析:诗的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后两句写的是李白送别友人时的惜别深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af07239f2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